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网络基础知识 >> 正文

裸奔云时代 企业自推禁止追踪只是君子协定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网络信息的财产属性在大数据、云时代毕露无遗,商业的逐利本能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益成熟联手铺就了一条以牺牲网民隐私为代价的掘金之路

  文  邱科星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网易邮箱偷窥用户邮件内容,就此引发了公众对个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担忧。一时间人人为自己的隐私惶惶不安,一个广告公司、一个手机软件即可对你的个人信息和行踪了如指掌,人们还有什么隐私可言?近来,甚至出现了个人网络信息泄露引发的敲诈和骚扰事件,但这远非问题的全部,冰山一角之下,个人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超乎想象。

  云时代凸显了网络信息的财产属性,商业的逐利本能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网络信息的攫取、整合、交易提供了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当网民还为躲在马甲、用户名背后的虚拟空间肆行无忌、暗自窃喜时,殊不知追踪及窥探的触角早已使你无所遁形。当RTB(Real Time Bidding)为网络整合个人信息作为商品进行常态化交换流通提供了成熟商业模式后,对于网民来说,网络的透明化可能并不遥远了。

  cookie追踪为网络产业谋利铺路

  目前引发关注的身份证号、住址、手机、银行卡号等网站注册信息的泄露和非法获取、贩卖问题,多属于个人身份信息和涉及财产的隐私信息,此类信息泄露由来已久,在通信、金融、销售等领域也十分普遍,并非网络所特有,可以说是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的低级形态和初级阶段。而实际上,网络对个人信息的取得和利用早已突破了任何领域广度、精度和深度,因此,网络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也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普遍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