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网新闻 > 正文 .
东方今报电子版 PDF版 .
法律欠缺 致信息泄露愈演愈烈 .
.
时间:2013-7-3 3:49:12 来源:东方今报 .
.
个人信息泄露除了让当事人备受其扰外,很多时候还能衍生出一系列的犯罪行为。那么,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专家学者以及法院、检察院等相关人士,对个人信息泄露利益链条进行深挖,希冀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法律制度和惩治违法行为手段等方面进行对话,寻找构筑个人信息保护防护网的有效途径。 .
□东方今报记者 巫晓 . 见习记者 卢芳伟 田园 .◎信息泄露成为多类型犯罪的“帮凶” .
虽然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个老话题,但由它引出的新问题却越来越多。先看一组数据,公安部于2012年2月、12月和2013年3月,先后3次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个人信息泄露案件。 .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抓获此类犯罪嫌疑人4115名,破案4382起,查获被盗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近50亿条,破获绑架、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犯罪案件上万起。 . 50亿条个人信息,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当时中国总人口为13.4亿,如果粗略计算一下,这些泄露的个人信息平均到每个中国人的身上为3.73次。 . 这么多的个人信息若被不法分子得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京山县的汪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湖北省禁毒总队“陈警官”打来的电话,称汪女士的银行账户资金涉嫌一宗“洗黑钱案”,目前司法机关已经立案调查,请汪女士协助“省银监局”接受调查。 . 随后,陈还帮汪女士联系到了“省银监局”的“杨科长”,随后“杨科长”称司法机关准备冻结其名下资金。 . 汪女士一听吓坏了,马上询问“杨科长”能不能保证自己资金安全,“杨科长”告诉其可以把资金转移到一个安全的账户上,汪女士信以为真,把钱全部转到了“杨科长”指定的账户上。之后,汪女士发现自己被骗。.
同年10月19日,京山县55岁的女职工王某遭同样手法诱导,被骗现金10万元。 . 或许我们身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登录QQ之后,就有一个“好友”发来信息:“急需用钱,借××钱先用用,汇入某某银行账号。”你若没有确定计算机里面的那个人是不是自己的好友,你若没有通过电话核实情况的前提下汇款了,对不起,你极有可能上当了。 . 有了对方的个人信息,然后创造出一种场景,挖个坑让受害人往里跳,最后受害人上当。当下,个人信息泄露俨然成为多类犯罪的“帮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类似于个人信息泄露引起的高级犯罪日益严峻,那么相关部门准备好如何去应对了吗?.
◎案件难界定 判决无法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