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安全资讯防护 >> 正文

互联网发展呼唤下一代UTM安全网关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自UTM产品诞生到现在,其技术已经从最初的以防火墙、入侵防御、防病毒的集成技术发展至以防火墙、入侵防御、防病毒、URL过滤、VPN、流量管理为主的集成技术。UTM市场规模在2010年达到约8.5亿人民币,有20家以上的厂商提供UTM产品,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UTM,或者从防火墙升级到UTM,来为自己的网络提供更深层次、更具管理性且更全面的防御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的UTM概念实际上是将多种技术集成在一个盒子里,没有考虑到太多产品集成调度的问题,由此导致数据包经过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拆包。更有甚者,有的厂家拿来一些第三方提供的引擎,在防火墙产品上进行简单集成,就当作UTM产品来卖,以此迷惑客户选型意图。这些原因使得传统UTM在网络流量大的场合并不适用。

  此外,用户越来越希望使用的设备不再只是集成大量功能模块、策略规则复杂、产生一大堆告警和日志的防护设备,而是希望能对整个互联网数据流体系结构提供全方位控制及预测,并且控制结果可呈现的设备。

  最后,互联网应用的日新月异完全超出了信息安全业者的预期,大量的Web2.0应用铺天盖地,移动互联网接入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我们的思想,云计算让我们可以使用的网络资源看似很远但又近在眼前,看似很近却又远在天边。网络时代的应用模式,在保障连通性上对信息安全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上原因都在呼唤下一代UTM安全网关技术的出现,网御星云认为下一代UTM安全网关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技术革新:

  基于多核CPU的系统架构

  利用64位高性能多核CPU的并行处理能力为应用层数据处理提供快速运算保障。通过流引擎和多核CPU调度算法,保证多核CPU的平均负载分担,使性能和容量可以随CPU核数的增加线性增长,最大限度开发多核CPU的执行效率,实现功能全开情况下设备的高吞吐量运行。

  此种架构下的设备性能应体现为整机最大吞吐大于40Gps,IPS吞吐大于8Gps,防病毒吞吐大于2Gps,HTTP并发连接数达到或超过1000万。

  IPv6和IPv4双协议栈支持

  最后一组IPv4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由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分配给了亚太区运营商,近43亿个IPv4地址“池子”枯竭了。国际互联网协会2012年早些时候宣布,全球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家庭网络设备制造商以及互联网公司将于2012年6月6日正式启用IPv6服务及产品。届时,IPv6不再局限于实验性产品,将正式投入商用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有数据显示中国5亿网民只拥有不到2.5亿个IPv4地址,而北美不到2亿的网民数量却拥有30亿个IPv4地址,可以说在IPv4地址的争夺上中国已经输掉一轮。现在,IPv6即将进入实用阶段,对IPv6地址的争夺就如同商场促销一样,“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中国本土企业必须在这场争夺中冲在前面,为国家互联网络发展、为成为信息化时代巨人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