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生鲜触电的局面四个字可以概括:群雄逐鹿。沱沱,本来生活、中粮、家事易、甫田抓紧时间巩固阵营,甚至京东、一号店、顺丰优选这些也纷纷抢滩着陆,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呐喊声,让人似乎觉得这是一片一锄头下去就能挖起一堆金子的土壤。但一切只是看起来很美。
一、两个例子
依然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
从人体的感官角度来说,网上销售能解决视觉和听觉,却解决不了触觉,味觉和嗅觉。但恰恰生鲜是最注重触觉,味觉和嗅觉的领域。不同于3C,服装,计算机这些标准化的产品,我所说的生鲜标准化,并不是重量规格的标准化,而是你很难去让每个梨的甜度一摸一样,很难让每块猪肉的肥肉和精肉的比率一摸一样,你甚至很难让两条鱼闻起来的味道一摸一样。
其次物流和宅配的复杂程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别的生鲜领域不敢妄言,以海鲜这个领域,你如何能做到在浙江44°的高温下,将一条冰鲜的三文鱼安然无损的从城东送到城西的客户手中?而这个天气你又如何保证你从西北运过来的西瓜哈密瓜到了上海还能保持新鲜而不熟透?不是说不可能,但无形中你的损耗和风险会比手机服装大得多。
所以大多数人觉得生鲜触电不靠谱,我非常赞同。
二、背后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