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安全资讯防护 >> 正文

中国今迎第二个旅游日 关注不应只是“优惠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资料图。中新社发 容科彪 摄

  淘汰机制待完善 “宰客经济”成旅游业发展瓶颈

  旅游强制购物屡禁不止 导游薪酬制度或是根源

  景区"门票经济"藏忧 推动旅游业模式转型成关键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旅游日,由于恰逢周末,学生和上班族也可以享受到节日带来的各项优惠。根据去年的经验总结,有驴友建议尽快将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也有专家认为,旅游日不应该只是优惠日,还应该是一个关注、传播旅游文化,关注旅游发展的日子。

  驴友盼旅游日休假立法 专家建议放三天

  本次旅游日的主题为“健康生活,欢乐旅游”,据了解,全国将开展主题活动近千项,并将推出7000余项公益惠民措施。

  由于首个旅游日与工作日撞车,导致许多人并未享受到相应的优惠。今年就有驴友建议尽快立法将旅游日假期常态化。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旅游日并不是一个法定假日。在此背景下,所有的旅游优惠减免措施对游客来讲只能是“看起来很美”,并无太多实质性的意义。

  日前,《中国旅游赋》作者张一一就呼吁将中国旅游日设为法定假日。张一一表示,尽管全国各地旅游景区在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纷纷以各种优惠措施推动“全民旅游”,但如果广大人民群众因为自身工作原因而无法参与其中,不能最大限度切身感受到旅游带来的好处和乐趣,那“旅游日”这个“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设立的实际意义将大打折扣,远没将节日效应“最大化”。

  中国旅游日要达到让更多人享受旅游快乐的目的,一天假期显然不够。携程网发布的《中国休闲旅游客户需求趋势研究》显示,国内散客旅游时间多为2至3天,占到40.83%;4天至1周的占31.27%,当天往返的仅占15.82%。对此,张一一认为“至少放三天”。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建议,增设一个春夏黄金周,在中国旅游日前后放假3天。同时,在进一步切实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增加2~3个法定假日,再采取前挪后借双休日的方式,尽快恢复“五一”黄金周。

  旅游日不只是优惠日 还应关注旅游业发展

  当今旅游市场上,旅行社的经营管理质量仍是困扰业界的一大问题。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1年度十大旅游违规案例可以看出,案例大多数发生在旅游过程当中,游客与旅行社工作人员之间产生矛盾。类型涉及非法广告投放、旅行社擅自改变行程、时间、费用等导致游客滞留、区域旅游市场紊乱、旅行社组织游客非法滞留境外、无证导游、违规设立分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