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邮箱总会出现广告推送?为什么我当前的位置信息会直接被共享在第三方网站?为什么我的手机信息会被泄露?究竟如今的网络安全严重到什么程度?随着今年央视3.15晚会相继曝光网易邮箱偷窥用户邮件、将帐户信息发给服务器、安卓手机泄露用户隐私等后,中国互联网环境受到广大网民用户的关注。
安全漏洞1
挂代码窥视用户隐私
◎只要获取了用户的Cookie数据,那么你在网络上的行为就已暴露无遗
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包括网易、品友互动在内的众多公司通过追踪用户Cookie、分析邮件内容等手段,收集用户隐私,从而实现广告精准 投放。据报道,一些第三方公司会在很多网站上加代码,从而掌握用户的Cookie数据,使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信息在互联网公司面前“一览无遗”。除了第三方公司外,互联网公司如网易也会对自己的用户进行跟踪分析,甚至包括用户非常隐私的邮件内容。
有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员向新快报记者表示,“挂代码窥视用户隐私”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与掌握用户的浏览记录、IP地址、密码等信息的互联网公司达成协议,通过手段窃取客户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后能有效投放广告,从而获得经济利益。这就意味着,只要获取了用户的Cookie数据,那么你在网络上的行为就已暴露无遗。
解读
Cookie本来只是记录个人上网痕迹
虽然,上述公司对于央视的曝光都迅速作出澄清声明,但引发关于Cookie是否安全的讨论却一直延续。
实际上,Cookie只是存储在用户电脑中的文本文件,里面存储着 网民登录网站、密码、浏览过的网页、停留的时间等信息。根据Cookie在维基百科中的解释,其存在是为了让网站能够辨别用户的身份,这样用户可以更好地 访问网站进行交互。比如我们在网上购物时会用到“购物车”,即使你打开了另外一个商品页面,之前购物车中的商品也不会消失;当你在某网站看了几篇科技新闻 后,你还会看到网站给你推荐的“猜你喜欢”内容。
有IT界人士表示,“对普通网民来说,Cookie主要用来判定注册用户是否已经登录网站,这样可以免去用户重复登录网站的繁琐,试想如果你刷新一次微博都需要重新登录,想必就没有多少人愿意上网了。”
不过,业界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虽然Cookie的存在最初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但一些商业机构在用户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采集用户Cookie并加以商业运作,则危及用户的隐私泄露。
据介绍,要想窃取用户的Cookie,可以通过一种叫做“网络臭虫”方法,在一些访问量巨大的网站加入一段臭虫代码,这样他们就可以收集该网站 用户的网页浏览器、停留时间、购物商品等个人偏好信息,在统计分析这些个人信息后,这些公司就可以向用户精准投放广告,或者再向其他需要这些个人信息的公 司出售获利。“如果一天这个页面有1000万人访问,那么这个试图窃取的公司一天就获取了1000万份个人信息,这是个相当可怕的概念。”
更可怕的是,由于Cookie 会记录用户在登录、浏览网站时的操作,而有些网站在形成Cookie的过程中并不加密,所以用户的登录名和密码有可能会被Cookie记录下来,存储在用 户的电脑中,如果用户电脑被黑客侵入,Cookie被盗走,那么登录名和密码就有泄漏的风险。“电脑安全专家不会在网络上进行过多的隐私操作,因为他们知 道,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