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网络基础知识 >> 正文

敢拼会赢王少武 我的逆袭格言是把冬天变成春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网新闻 > 正文

东方今报电子版  PDF版

敢拼会赢王少武 我的逆袭格言是把冬天变成春天

  时间:2013-7-4 2:21:57 来源:东方今报

    【人物档案】

    王少武:北京某民营能源公司负责人。出生于洛宁县马店乡吕村,曾在马店乡当过走街串巷的货郎。2004年来到北京。从在工地上背水泥起步,后成为拥有30多名员工的公司老板。

    上不起学,吃不上肉!生活的重压下,河南的乡村货郎王少武踏上了“北漂”之路。从工地上背水泥的小工,到开宝马的老板,从“风雨”到“彩虹”,在京河南人王少武,演绎的把冬天变成春天的追梦故事,既具传奇,又接地气。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奚春山

    通讯员 于宙 杨永

    ●七年前的一碗拉条

    5月20日晚,北京南三环的夜市上,在七八个河南老乡“得劲”、“中”的乡音缭绕中,开宝马车的在京河南人王少武点了一份炒拉条。

    拉条,几乎是王少武宴请亲朋的必点单品,也是他舌尖上的最美味道。

    7年前的夏天,刚创业的王少武去客户那儿收取工程款,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到路边的小店吃了一盘炒拉条。

    “12块钱啊!让俺心疼了好几天。”王少武说。七年前的12块钱,即使对普通的北京工薪阶层,可能也是件微不足道的小钱,但对那时的小老板王少武,却是相当于全部身家的六十分之一。

    王少武回忆说,创业时,自己手里只有700元钱,为最大限度地压缩成本,租住在工地附近的一个小出租屋里。一个破木板床、一床被子、一个脸盆,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700元就敢在北京创业当老板?长相神似马云的王少武说,自己的创业动机朴素而实在,为了父母和弟弟妹妹能过上好日子。

    王少武说,他家在洛宁县马店乡吕村,因家贫,作为长子的他连初中都没有上,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农活养家。看着才到中年的父母脸上过早出现的皱纹,他发誓,一定要挣钱减轻父母的负担。

    20岁那年结婚后,为了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王少武和妻子背起行囊到广东打工。

    每天上15个小时的班,月工资却只有700元。尽管他不怕苦、不怕累,但微薄的收入,还是离改变生活的目标很远。

    三年后,王少武夫妇回到家乡,他也开始了一个乡村货郎的生活。

    ●“菜鸟”三天 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