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网络应用技术 >> 应用教程 >> 正文

OSPF的邻接关系概述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OSPF使用链路状态逻辑,分为3部分

    第一步:邻居发现

    第二步:拓扑数据库交换

    第三步:路由计算

    OSPF使用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前往每个可达子网的最短路由,并将这些路由的正确下一跳/出站接口信息加入到IP路由表中。

    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中存储的信息如下:

    路由器ID

    每个路由器接口、IP地址、掩码和子网

    每台路由器通过其每个接口可达的路由器列表

    常用OSPF术语

    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ospf路由器用来存储拓扑数据的数据结构

    最短路径优先(SPF):ospf分析lsdb时使用的算法的名称,这旨在确定前往每个前缀/长度的最佳路由

    链路状态更新(LSU):包含详细拓扑信息的ospf分组的名称,具体地说就是LSA

    链路状态通告(LSA):一系列包含拓扑信息的ospf数据结构的统称。Lsa存储在内存中的lsdb中,并以lsu消息的方式通过网络进行交换

    区域:一组相连的路由器和路由器接口,区域内的路由器获悉有关该区域的所有拓扑信息,但不获愁有关不与它相连的区域的拓扑信息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其接口至少与两个不同的ospf区域相连的路由器

    主干路由器:致少有一个接口与主干区域相连的路由器

    内部路由器:其接口只连接到一个区域的路由器

    通常,属于同一个子网的路由接口必须位于同一个区域内



    LAN中的OSPF邻居和邻接关系

    osfp含有邻居和完全邻接两种关系

    ospf发现ospf邻居的条件:

    在接口上启用ospf(使用路由器子命令network或接口子命令ip ospf process-id area area-id)

    接口为主动接口(未在接口上启用路由器子命令passive-interface命令)

    使用hello发现和建立邻接关系

    在 LAN接口上,默认的hello间隔和失效间隔分别是10和40.使用ip ospf hello-interval value配置hello定时器,ip ospf dead-inverval value配置失效定时器。命令Ospf dead-interval minimal hello-multiplier multiplier,该命令将失效间隔设置为1秒,并将hello间设置为1/multiplier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