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效果图
图00
灵感与形体构图
首先在开始绘画之前肯定要先寻找灵感,我们最好多找些参考图,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灵感整合的过程,往往能使想象的画面具象化,从而使创作更有信心。(图01)
图01
绘画工具我一般使用Photoshop,并且习惯用软件自带的3个笔头。1个是画笔栏里的第19号,这个笔头为硬边,渐变大,不容易把颜色画死。第2个是第17号的虚边笔头,这个笔头画柔和渐变效果好用。第3个是第36号的特效笔头,这个笔头放大缩小可获得不同大小的机理效果,效果自然,运用范围广。(图02、图03、图04)
图02
图03
图04
对于画布大小的设置,因为这张图我画的非常大,最终成品宽有14000多像素。这对我的电脑配置来说,跑起来已经很慢了。不过开始作业的时候的画布没必要那么大,因为开始只画一个人。这对电脑配置跟我的一样烂的人而言,或许是个省内存的好办法。第一步先涂个剪影。身体比例大概正确就好。(图05)
图05
在剪影上画上阴影,外形修得更准点。(图06)
图06
继续调整形体。(图07)
图07
加发型,没把握的话最好别一次性搞定,否者到最后会后悔,修改很麻烦。这时最好多画几个方案出来。(图08)
图08
接着把衣服配饰简单画一下,画完了就进行脸部细化。细化的过程要不断校准形体。我一般习惯从眼睛开始画。其次依次是眉毛,鼻子,眼睛。耳朵我留到了画头发的时候才画。因为人脸没有参考任何人的脸,脑袋里没有什么概念,所以画得并不太美观,型也还是有问题。不过没关系,我们边画边调整,画画最忌讳的就是画了不回头,一般边画边调整,不断修改之前画过的地方比较好。尤其像我这方法是不画线稿的,所以边画边调整很重要。(图09、图10)
图09
图10
黑白转彩色的上色方法
接下来开始上色。有些人不知道怎样从黑白跳到彩色。也时常听到很多人说先黑白再彩色的方法画不出想要的颜色,上完色后总会带有灰色在里面,这中情况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步骤出了错。我的上色步骤如下。
首先分好图层。以这张画为例子,把皮肤和衣服饰品都单独分层,图层能多就多点。(图11)
图11
再用色彩平衡调出各部分的大概颜色,这样原本的灰色调就去掉了。之后再用其他方法上色也比较容易画出想要的颜色。(图12)
图12
然后可以用色彩/饱和度进一步调整,这里调整的还是大致色彩。(图13)
图13
最后利用图层属性来调色。方法就是新建图层,在图层属性栏里选择需要的属性,然后在此图层上色。一般常用来调整色彩的是叠加、柔光、强光、色相和颜色这几个。当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效果一个个尝试,直到找到最合适的。(图14)
图14
最后还可以用通道+减淡工具来调整色彩。这种方法可以把色彩提纯提亮,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调成色彩基本是这4种方法我觉得是比较实用方便的。
五官的细化与调整
到这里就是细化面部。这部分我个人喜欢从头开始画,尤其是把脸画好了自己心情才会好,才会有动力继续画下去。所以在脸部我花了很多时间,大概会占整个人物60%的时间。当然方法还是一边画一边调整形体。(图15)
图15
画皮肤我的方法是把笔头缩到最小,然后像素描的排线方式去画,这样可以让皮肤看起来不会像塑料,有皮肤的机理。但是注意画笔一定要调到最小。粗了会显得皮肤不够滑嫩。画的过程中还要画点别的笔触上去,比如用虚边的笔轻轻抹一下,用图层叠加的方式调整脸部的整体颜色。不然排线会很清晰,会变成真的素描是的。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耐心,将皮肤一点点画出来。(图16、图17)
图16
图17
一张画,画久了往往会当局者迷,不知道自己的形体有什么不准的地方。但是画画的人往往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意去问别人,特别是在画工作以外的东西的时候。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最好是经常抱着否定的态度去看自己的画。自己否定自己总要比别人否定自己来的轻松。有时候如果看不出自己画的东西型准不准,可以把画翻转过来,哪里不准就一目了然了。画画的过程中最好能时不时翻转查看一下。当然也不能过于频繁这么做,因为反过来看的意义其实就相当于别人看你的图。别人第一眼看你的图是可以一眼就看出你画中的毛病的。但是你自己还看不出来。如果你频繁的反看,也就相当于都是你自己在看了,还是找不出问题来。(图18)
图18
通过翻转,我发现了人物脸部的问题,于是进行了微调。微调的方法一般就是用液化去调整。如果你不想改变一个部位的形状,又想移动那个部位的位置,但这个部位又没分层--最好的方式是圈选这个部位,比如眼睛,然后ctrl+j复制眼睛移动到想要的位置,把边缘柔化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做比直接圈选直接移动要好的多。
画到这里脸部基本就画完了。要注意的是每个感官的质感,画泪水的时候要注意的是,有些人认为泪水是白色的,但其实泪水是无色透明的,不要拿着白色直接画上去,那就不是泪水了。画泪水注意跟着脸部结构走。(图19、图20)
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