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例通过将文字与星形图形组合在一起,达到文字与图形的形、意相互呼应的效果。这样的文字组合可以给人以直观形象的印象。图2-2出示了该实例完成效果。
图2-2 完成效果
技术提示
该例在制作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为编辑星形图形、输入文字、修饰文字,设置“斜面和浮雕”、“光泽”等图层样式效果。图2-3出示了该例制作流程图。
图2-3 制作概览
制作步骤
(1)启动Photoshop,选择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参照图2-4所示设置对话框,创建一个名为“星形文字”的新文档。
图2-4 设置“新建”对话框
(2)在“图层”调板中,新建“图层1”。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
,然后对其选项栏进行设置。设置完毕后,按下键,在视图中由上至下拉出一条垂直渐变。如图2-5所示。
图2-5 设置并绘制渐变颜色
(3)选择菜单栏中“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命令,打开“添加杂色”对话框。参照图2-6所示设置对话框,为图像添加杂色效果。
图2-6 设置“添加杂色”对话框(4)执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命令,打开“动感模糊”对话框。参照图2-7所示设置对话框。设置完毕后,单击“好”按钮,关闭对话框,为图像添加模糊效果。
图2-7 设置“动感模糊”对话框
(5)选择菜单栏中的“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打开“亮度/对比度”对话框。设置参数如图2-8所示,将图像的对比度增强。
图2-8 调整图像的对比度
(6)在“图层”调板中,单击调板底部的“添加图层样式”按钮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斜面和浮雕”命令,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参照图2-9所示设置对话框,为图像添加浮雕效果。
图2-9 为图像添加浮雕效果
(7)新建“图层2”。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工具
,在视图中绘制一个黑色五角星图像,如图2-10所示。
图2-10 绘制星形图像
(8)选择菜单栏中的“编辑”“变换”“斜切”命令。待星形图像的周围出现变换框时,向右拖动变换框上侧的控制柄,向左拖动变换框下侧的控制柄,使图像倾斜。调整完毕后,按下键,完成“斜切”命令。按下键,执行“自由变换”命令,将图像水平拉长,如图2-11所示。
图2-11 调整图像的倾斜度和比例
(9)新建“图层3”。使用相同操作方法,在黑色星形图像上绘制一个较小的深黄色(R:255、G:163、B:7)星形图像。然后执行“滤镜”“杂色”“添加杂色”命令,打开“添加杂色”对话框。参照图2-12所示设置对话框,为图像添加杂色效果。
图2-12 绘制星形图像
(10)新建“图层4”。使用上步操作方法,再绘制一个淡黄色(R247、G166、B0)星形图像。并为图像添加杂色效果,设置参数同步骤(9),效果如图2-13所示。
图2-13 绘制淡黄色星形图像
(11)在“图层”调板中,按下键的同时,单击“图层3”前的图层缩览图,将该图层中图像的选区快速载入。按下键,将选区反转。确定“图层4”为激活状态下,按下键盘上的键,将选区中的图像删除。再按下键,取消选区,如图2-14所示。
图2-14 修改部分图像
(12)在“图层2”为激活状态下,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
,在视图中绘制选区。然后将选区中图像删除,并取消选区,如图2-15所示。
图2-15 删除部分图像
(13)在“图层”调板中,新建一个图层。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
,在视图中绘制矩形选区,并将其填充为黑色。绘制出的黑色条形图像如图2-16所示。
图2-16 绘制条形图像
(14)拖动该图像所在图层至“图层”调板底部的“创建新的图层”按钮处,对该图层进行复制,创建多个矩形图像。使用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
,将所复制的图像放置到合适位置。制作出星形图像立体效果,如图2-17所示。
图2-17 制作图像的立体效果
(15)新建一个图层,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FormatImgID_21# ,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在视图中绘制正圆选区。执行“编辑”“描边”命令,打开“描边”对话框。参照图2-18所示设置对话框。设置完毕后,单击“好”按钮,为图像添加“描边”效果。
#FormatImgID_22#
图2-18 设置“描边”效果
(16)新建一个图层,使用相同操作方法,在绘制的圆形内部绘制一个描边半径为40个像素的环形图像。然后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FormatImgID_23# ,将刚绘制的环形图像删除两个缺口,如图2-19所示。
#FormatImgID_24#
图2-19 绘制带缺口的圆环
(17)再次使用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FormatImgID_25# ,在环形中央绘制一个与圆环等宽的矩形选区,填充为黑色。这时的缺口圆环变成变形字母S,如图2-20所示。
#FormatImgID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