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用一个深色的背景铺在后面,只要不用黑色的就行了,最好有一点颜色,这样可以让光的部分有余地发挥,最终效果图。
1、首先是画一个期望的形状,这个形状也是任意的。只要看起来像你想做的效果就行了。这个步骤也是要用路径来作。便于以后的修改。无论任何时候,路径的填充都要比选区填充的要好。目前笔者的这个形状就是椭圆形修改而来的。
2、看一下大概的路径。
3、然后将刚画好的部分复制一层,填充成黑色,再将它合并到一个空层中。删除路径属性,便于用橡皮工具擦除过渡的阴影。这个步骤的目的是将刚完成的形状的大体走向描绘出来,之前的上色教程有说过,阴影和光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有点类似素描的“上调子”。
4、擦出大概的部分,保留光认为照不到的地方。
8、将这层填充成黑色。
9、和之前一样的方法,用橡皮擦出阴影的部分。可以看到会出现凹凸的效果。
12、注意这个形状需要一个图层效果,同时19%的原色透明度,方法上次也说过。在图层面板上,这个部分会只影响路径的色彩,不会影响效果的深度。
13、同时增加一个inner glow设置如下图:
上面步骤结束之后,再次复制一个最底层的路径,整体缩小一点,调整路径如图,让它感觉包含在其中,同时给外围一点厚度。
14、下面这个步骤是描绘物体中心的形态,全部通过图层效果完成,步骤比较多。大家最好仔细看清楚最后的效果,注意设置参数。再自己尝试调整。
17、再加入一个pattern overlay,设置如下图:
效果如下图:
18、再加入一个Gradient overlay,增加一个过渡,让画面看起来不会那么平。上方用白色覆盖,其他透明。这个步骤可能需要大家自己尝试一下,因为过渡色的初始位置和过渡颜色都不一样。笔者的具体设置如图:
20、最后效果。到这个步骤,这个图层的效果就完成了。大家最好在这个时候注意一下图层的覆盖顺序,哪些在上哪些在下。有些是应该覆盖在上面,通过透明体现下面的元素。需要对照目前的样子仔细看一下。
21、各位审好了咱就继续了。这里笔者觉得需要一个光晕,因为发现右边的部分缺少一些光的描述。于是填充一个选区白色。
22、然后加入一个Gaussian Blur,参事调整到下图这样子。不用太大。然后用橡皮再稍微擦擦,修一下。
24、17%元色透明,inner glow效果,都和上面一样。设置如下图:
25、然后再画另一个:
26、嗯~还有一个,这几个的设置完全一样。形状也是任意的,大家跟着感觉走就好了,自己觉得好看的形状。反正就是让里面有东西的感觉。
27、又要用到最底层的路径了,复制一层,然后指定一个颜色,这里要注意看下效果图,然后想想他在图层中的位置。
28、和之前一样的方法,新建一个空白层和他合并,然后用橡皮擦去不要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