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初步接触了色彩调整工具中的“色相/饱和度”工具〖CTRLU〗,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图像的色相。将如下左图的色相改为-100,形成如下中图的效果。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局限,那就是只能够更改整幅图像的色彩,如果我们只想更改图中某些区域的色彩,如下右图,该怎么办呢?
假设我们是导演,在编排一出舞台剧。如果我们要某个演员换服装,必须明确指定是谁去换衣服。在Photoshop中也是如此,对图像的某个部分进行色彩调整,就必须有一个指定的过程。这个指定的过程称为选取。通过某些方式选取图像中的区域,形成选区。选区是一个重要部分,Photoshop三大重要部分是选区、图层、路径。这三者是Photoshop的精髓所在。photoshop教程
首先我们明确两个概念:
1:选区是封闭的区域,可以是任何形状,但一定是封闭的。不存在开放的选区。
2:选区一旦建立,大部分的操作就只针对选区范围内有效。如果要针对全图操作,必须先取消选区。
Photoshop中的选区大部分是靠使用选取工具来实现的。选取工具共8个,集中在工具栏上部。分别是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单行选框工具、单列选框工具、套索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其中前4个属于规则选取工具。
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建立一个选区来实现上图部分色彩调整的效果。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幅图像,在工具栏选择矩形选框工具〖M〗或〖SHIFTM〗,确认公共栏设置如下图。
然后在图像中拖动画出一块矩形区域,松手后会看到区域四周有流动的虚线。如下左图。这样我们就已经建立好了一个矩形的选区,流动的虚线就是Photoshop对选区的表示。虚线之内的区域就是选区。在选取过程中如果按下ESC键将取消本次选取。
此时再使用色彩调整工具进行调整,就只会对选区内的图像有效了。如下右图是使用了亮度/对比度,将亮度增加到+70的效果。亮度/对比度调整工具存放在菜单【图像调整】里面。Photoshop的大部分色彩调整工具都可从这里找到。
注意调整之后选区还存在着,此时操作其他的色彩调整工具同样只针对这块区域有效。
前面说过,一旦选区建立几乎所有的操作都只局限于选区内。这也包括我们前面学习过的画笔工具,如果这个时候使用画笔在图像中绘制,只有选区内会显示出笔画的效果。如下左图
还包括填充,此时填充前景色也只会在选区范围内有效。如下右图。还记得前景色填充的快捷键?是〖ALTDELETE〗或〖ALTBackSpace〗。
取消选区的方法是使用菜单【选择取消选择】〖CTRLD〗,这是一个常用快捷键。
选区建立后可以移动,方法是在选区内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新位置即可(如下图从红色箭头处拖动到绿色箭头处)。前提是必须使用选取工具且运算方式为新选区,光标为时才可以移动。移动过程中按下SHIFT键可保持水平或垂直或45度方向。移动后的选区的大小不变。如下图。有关选区运算稍后将介绍。
先随手画一个矩形选区,然后来分别试验各种选区运算的效果。
在新选区状态下,新选区会替代原来的旧选区。相当于取消后重新选取。这个特性也可以用来取消选区,就是用选取工具在图像中随便点一下即可取消现有的选区。在添加状态下,光标变为,这时新旧选区将共存。如果新选区在旧选区之外,则形成两个封闭流动虚线框,如下左图。如果彼此相交,则只有一个虚线框出现,如下右图。
在减去状态下,光标变为,这时新的选区会减去旧选区。如果新选区在旧选区
绘制过程中可打开信息调板〖F8〗观看选区的大小。如下图。W是宽度,H是高度,右上角的XY代表起点坐标。左下角的XY代表目前鼠标在图像中的坐标,单位是像素。如果单位不是像素,可以点击红色箭头处的十字标记,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像素。
现在来看一下选区工具的几种运算方式。所谓选区的运算就是指添加、减去、交集等操作。它们以按钮形式分布在公共栏上。分别是:新选区、添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与选区交叉。为了让效果更明显我们新建一个400×300的白底图像。
之外,则没有任何效果。如下左图。如果新选区与旧选区有相交部分,就减去了两者相交的区域。如下右图。
如果新选区在旧选区之内,则会形成一个中空的选区。如下左图。
需要注意的是,在减去方式下如果新选区完全覆盖了旧选区,如下中图。就会产生一个如下右图的错误提示。这好比是因为原来只有三亩地,现在要减去四亩,那结果就是什么都不剩下。但是选区不可能是负面积,因此就作为没有选择来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误操作导致这种情况,撤消一步即可〖CTRLALTZ〗。
交叉选区也称为选区交集,光标为,它的效果是保留新旧两个选区的相交部分。如下图。如果新旧选区没有相交部分,则会出现如上图的警告框。
以上4种选区运算方式对于所有的选区工具都是共通的,任何选区工具都具有这4种运算方式。且不局限于某一种工具内,你可以用套索工具减去魔棒工具创建的选区,也可以用矩形选框工具去加上椭圆选框工具创建的选区。除了在公共栏切换运算方式以外,也可以通过快捷键来切换。建议大家将公共栏的运算方式设置为第一个,即新选区。然后通过快捷键来切换。因为通过快捷键切换的方式更为实用,也更快速。
添加到选区的快捷键是〖SHIFT〗。从选区减去的快捷键是〖ALT〗。与选区交叉的快捷键是〖SHIFTALT〗。这些快捷键只需要在鼠标之前按下即可,在鼠标按下以后,快捷键可以松开。比如要加上选区,那么先按住〖SHIFT〗键,然后按下鼠标开始拖动,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不必保持按下。这种方式大家应该多练习几次,并且结合到实际使用中去。
假设下2图的红点是选区选取时鼠标拖拉的起点,那么:普通方式下从红点拉出的矩形选区,鼠标落点与起点是成对顶角的。如下左图。按住ALT键从红点拖拉,就是以起点为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选取。如下右图。注意整个选取过程中ALT键要全程按着。另外,全程按住SHIFT键可锁定为正方形(注意是全程)。可以和ALT键配合使用,效果就是:从中心点出发向四周扩散选取的正方形选区。
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怎么选区运算中的快捷键与上面两个快捷键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