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软件知识 >> 图文处理 >> 平面设计理论 >> 正文

每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的IOS编年史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每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的IOS编年史 三联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向世界展示了iPhone一代,这是这位已故传奇向这个时代馈赠的最佳礼物,同时也预示着,一场精妙绝伦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iPhone,iPad以及Touch对”移动设备”进行了重新定义。更华丽,也更具人性化。

  世界变幻莫测,那时候的移动操作系统中,iOS只是个”小字辈”,资历尚浅,到了今天呢,多少操作系统黯然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iOS俨然成为了操作系统江湖的”老字辈”。

  老,并不意味着iOS失去创意了,恰恰相反,iOS以崭新的姿态继续前行。随着逐年的增强和提高,iOS已经变成了市场上最具个性、支持最广泛的操作系统。

  iOS6,经过数年的磨砺,已经无限接近拟物设计的最顶峰,用隐喻设计引导者用户,操作简单易懂。而且多平台(iPhone、iPad)上的体验相对一致,对于开发者和设计师来说,这都是一个理想的”温床”。

  再想一个问题,比较一下iOS1和iOS6,你会发现还是拥有很多共通点的。苹果像是一位颇有耐心的面包师,慢慢的烘焙,花了数年时间,为我们特制了一款色香味俱全的”苹果派”,你想想其他操作系统的做法吧:无限的功能蔓延,蔓延来蔓延去,淘汰了一批,又新来了一批功能。

  这是个怪圈,苹果很明智的没有选择这种道路。iOS努力的保持着整体的一致性,与此同时又不放弃前卫创意,难能可贵。

  而今年的9月18日,iOS7发布——新的启航。

  来看看iOS的历史,看看苹果是怎样一点一滴进行优化、完善的。

  从OS X中蔓延出来的IOS

  在iPhone早期的声明中,我们会发现会叫做”iPhone OS”。

  刚开始的时候,苹果内部争论不休,他们在考虑是否要和Mac OS X一样使用Unix内核,这样做会保持新手机的系统和OS X的一致性。

  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品牌,应该有所区别。因此,采用Unix内核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iPhone OS”,这个名字一直使用了4年。直到2010年六月发行iOS4的时候,出于简化的目的,开始称之为”iOS”

  iOS 1: iPhone诞生

Iphone-2g-555

  虽然现在很难以想象当时的情形,但是当iPhone1公布的时候,如果严格比较功能的话,iPhone落后他的竞争对手一大截,Windows Mobile,Palm OS,Symbian,BlackBerry的操作系统都有一大堆功能,远超iPhone。

  那时候的iPhone缺点还是不少的:不支持3G,不支持多任务处理,不支持第三方应用,无法复制粘贴文本,电邮无法随意添加附件,不支持MMS,不支持自定义主屏幕,不支持数据共享,用户看不到文件系统,不支持编辑Office稳当,不支持语音拨号。

  当然,这些特质有些无足轻重,而且如果我不在本文中列出,很多你可能还不知道呢!苹果并没有一味的跟当时其他大佬一样,忙着拓展功能,苹果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持续优化核心体验。

  苹果的聚焦点在于运行速度、应用间的一致性、以及几个核心功能的体验优化。尽管iOS 1.0上的创新点非常多,但我得说,真正影响到移动行业的是苹果的设计理念。

  iOS用户界面的核心.

  iOS之前,智能手机要么是没有触摸屏,要么是有触摸屏,但是是电阻触摸屏,需要用笔才能精确操作。

  iPhone改变了这一局面,率先采用电容触摸屏,更重要的是,苹果将新硬件与新交互方式完美结合,让操作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

  移除掉所有的物理按键,只保留了一个”5″(也即是Home键),苹果让触摸变成了主要的交互方式,同时推广了缩放手势以及滑动手势,这让浏览体验更佳(因为更直观、更自然,与生活经验相符)。

  而iOS1.0的反应速度也是令人震惊的。

  移动版Safari网络浏览器

  iOS上的Safari浏览器,招牌便是手势操作,当乔布斯亲自展示的时候,自豪的称,这将领先对手好几年。

  Safari出名的还有一点:不支持Flash插件。

  但是Safari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向用户呈递了原汁原味的互联网,浏览性能、兼容性几乎和桌面版的浏览器一样强大。而当时其他移动操作系统上的浏览器却做不到这一点,仅仅是换汤不换药,换个样子而已,浏览性能差不大多。

  Safari为我们提供了原汁原味的网络,以及超越时代的手势操作,这是两大惊喜。

  “宽屏”iPod.

  苹果利用已经成型的iTunes&iPod生态系统为OS打造了一个超级强劲的生态系统,涵盖了音乐、电影、电视、书籍、应用。

  很多人听歌的时候会关掉智能手机,用和iPod功能一致的iOS 1.0来听歌。

  这,便是iOS上的杀手级功能,让终端用户感到简便,并且愉悦。

Call-settings-300
Ipod-view-300
Video-photo-300

  iOS 1.0同时还带来了其他几款超前的应用和功能:

  谷歌地图

  “在iPhone上出现,而不是在其他平台上出现”,这一点令人震惊。苹果充分利用了手势功能让这款应用更加便捷,更重要的是,它比桌面版的地图软件还要直观、方便操作。

  可视语音信箱

  没有采用无尽的语音提示,而是而聪明的让用户直接”阅读”邮件。同时展示了苹果在处理媒介问题方面的创新能力。可视语音信箱是苹果向外界发送的一个信号”虽然做手机小弟我刚起步,但是论用户体验,没人比得上我苹果”

  iTunes Sync

  很可惜,这是一个直至今日仍未被发现价值的功能。

  但如果你曾经饱受Palm的 HotySync以及微软的ActiveSync的折磨,那么你便能了解iTunes Sync的价值。

  这便显现了苹果的能力:其他公司不能解决的问题,苹果能。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功能隐性化。

  软件键盘

  iOS 1.0或许是首先使用软件键盘的操作系统,这是天才性的创举。

  好吧,尽管PalmOS的Graffti以及一些第三方应用诸如FitalyStamp也能实现软件键盘。

  但是只有iOS能够在你需要键盘的时候调出键盘,当你不需要时,识趣的弹回去以便提供更大的空间,这又比其他智能手机技高一筹。

Widescreen-ipod-10-400
IOS 1.0 设备 功能 发行于
06 / 2007 iPhone 2G iOS UI 核心多点触控手势
移动版SafariiPod功能可视语音信箱地图iTunes Sync

  你们是不是觉得哥在拍iOS 1.0的马屁?其实没有,这都是事实,iOS 1.0值得称道。下面来说说不足之处。

  最大的问题就是iOS1.0不支持第三方应用。苹果试图通过网页应用的支持来弥补这一点不足,但是2007年HTML应用还没准备好。

  有些人(包括我)甚至认为苹果手机到底适不适合被称为”智能手机”,因为当时的iOS 1.0不提供开发环境。

  iOS1.0只支持一种多任务:在背景中播放iPod音乐。而其他平台上多任务处理已经司空见惯,iOS 1.0却不能。

  iOS1.0同时还”坏”了一项规矩:一般系统都会向用户展示文件系统的,iOS1.0没有,它把它们隐藏起来了。这种设计直至今日还被热烈讨论,但是这样毫无疑问能够简化系统,让界面更加的适合操作。

  还有人认为iOS1.0不同的层次让人感到分心,有点抽象,有时候操作起来不是那么舒服。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不能给更换提醒音,即便是最简单的手机也具备这种功能。

  iOS1.0引入了苹果”Springboard”式的主屏界面。无论处于系统的何一层级,按Home键的时候便能进入,然后呈递给用户以网格式Icon布局。当时不支持微件,也不支持定制化。

  如果量化的比较功能,Windows Mobile的系统各个方面都比iOS强。但是实际适用性,截然相反。

  谁笑到了最后?我不用告诉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