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确实是个复杂的话题,前阵子我也被它弄得烦不胜烦。网上搜索一番发现相关文章都晦涩难懂,硬是啃完那些文章,我的问题解决了,但也发现这个话题其实完全可以用浅显的方式来解释,于是就分享出来给大家省点时间 >>>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的绝大部分照片都是用来在网上分享的,所以本次讨论的重点是如何让自己的照片在网上正确地显示。
当然,也会有另外一小部分照片是自觉拍得特别好的,打印出来拿出去得瑟,但那个就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了。
问题出在哪?
首先,模仿那张著名的CMOS尺寸示意图,我们来粗略地比较一下几个常见的色彩空间:
可见,各个色彩空间表达颜色的能力大相径庭。而这种不同也正反映了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屏幕(显示器、手机屏幕、iPad屏幕)显示颜色的能力不同,同一个颜色代码在不同屏幕上看上去极有可能是不同的颜色。所以我们不得不在若干个色彩空间之间转换,而色彩不一致的问题,就出在转换的过程中。
让我们通过下一页的图表来看看一张照片从RAW文件到被人眼看到都经历了哪些步骤。
* 勘误:RAW本身是没有色彩空间的,详情见最后的增加的一页。
在这些步骤中,两个红色箭头标出的就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因为它们都会把图片在两个色彩空间之间转换。
第一个红箭头代表的是P图阶段,第二个红箭头代表的是看图阶段,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两个阶段来研究一些对策。
校色是前提
无论你用的是什么显示器,都必须经过校正才能显示出正确的颜色。
谁能告诉我上面几个色块里哪个是标准的红色?反正我是不能,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它太容易被骗,让校色仪来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人说专业P图用的都是苹果,那我买个苹果的显示器或者笔记本不就行了。苹果的OSX在颜色管理方面确实比WINDOWS要先进一点点,但不代表它的显示器就会一直显示正确的颜色,就拿我自己的两台MBP来说,都是偏黄的,而且各有各的偏。所以无论你是用DELL、EIZO还是苹果的显示器,请校色!
插播老段子一则:啊不不,张总,是这样的,再贵的显示器都要校色的。
校色仪太贵?
淘宝上红蜘蛛100块租一天,可以把电脑、手机、iPad、笔记本甚至电视机全都校一遍。
显示器ICC文件
通过校色,我们可以得到一个ICC文件,这个文件是针对被校正的那台显示器生成的一个色彩空间描述文件。有了这个文件,各种软件就有了在不同色彩空间之间转换的依据。
有人问,同样型号的显示器,我把别人生成的ICC文件拷贝过来用可以吗?
想得美!每台显示器或多或少都有点区别,同一批次可能行得通,但批次这东西谁说得清。
另外,厂家给你提供的那个默认的ICC文件其实就是省事的做法,因为逐台校色实在太费时间,所以这个事情得自己做。
校色后WINDOWS长啥样
就拿我的WINDOWS机器举个栗子,经过校色之后的系统设置如图(控制面板->颜色管理,即可进入该界面)
首先,在设备列表里选中你的显示器(DELL U2413)
然后你会在ICC配置文件列表里看到若干个项目:
Dell U2413(HDMI)-1(默认值)
这个就是校色仪生成的配置文件,设置为默认值的意思就是该文件在系统里生效了,你现在在显示器上看到的任何颜色都是用这个ICC文件转换出来的。
Dell U2413 Color Profile, D6500
这个是DELL提供的通用ICC文件,你可以试试把这个设为默认,会发现屏幕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人眼的不可靠啊。。)
sRGB IEC61966-2.1
这个就是WINDOWS默认的色彩空间了,也是网络通用的色彩空间(微软一厢情愿地希望用sRGB来统一宇宙色彩空间,但被现实无情地鄙视了)
那么多ICC配置文件,用哪个?
无论你在系统的ICC列表里看到多少个配置文件,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校色了,那么用校色仪生成的那个ICC文件,这个一定是首选。
如果没有校色的条件,那么用显示器厂商提供的通用ICC文件。
只有以上两个是最接近真实的方法,网上一部分教程建议把色彩空间统一设置为sRGB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那样做的效果只是让同一张图片在你自己电脑的不同软件上看起来是一样的,但世界上的其他人看到的跟你都不一样!
————————————————————下面进入P图阶段————————————————————
P图阶段(Photoshop)
P图阶段所用到的软件,比如Photoshop、Lightroom等都对色彩空间有很好的支持。先说Photoshop,进入色彩设置界面(编辑->色彩设置),在显示器颜色的设置中,RGB三原色所对应的ICC配置应该与上一节里所展示的WINDOWS设置一致。
当你在PS里打开一张图片的时候,你很有可能遇到这个对话框:
以下三张图分别对应着从上到下三个选项的效果:
无论如何都不要选第三项,因为它粗暴地放弃了色彩管理,那张图看起来也非常假
不得不说的是,有人还就喜欢把图调成这种重口味的,哈哈,但即便是这个审美倾向,也不应该选这个
剩下的两个,乍一看选任何一个都可以,因为看上去效果是一样的,颜色自然而真实,下面将介绍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被打开的图片是一张内嵌了ICC色彩配置的RAW文件,而那个ICC就是常见的Adobe RGB。而我的显示器校正以后的ICC简称为U2413,这也是Photoshop和Windows当前生效的色彩配置。两个选项的作用分别是:
使用图片内嵌的色彩配置。
PS处理图片的时候用的是原有色彩空间Adobe RGB,仅在显示的时候转换为U2413
把图片从自己的色彩空间转到。
PS色彩空间 PS直接把图片里的颜色从Adobe RGB转换到U2413,显示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转了。
看上去非常绕,事实上以上两项无论你选哪个,影响的都只是PS的内部运算,而在显示的时候,PS都会把颜色转换到U2413,所以最终看到的效果都是一样的。
选哪个?
简单来说,就跟我们追求大的动态范围是一个道理,如果图片内嵌的色彩空间大于你当前的色彩空间,那么保留。比如在这个例子里,Adobe RGB是比U2413要丰富的,那我们选第一项来保留原有色彩空间。而如果原图内嵌的仅仅是sRGB这样的货色,那转成U2413这样的广色域也未尝不可。
还能再简单点吗?
能,一律选第一项!
P图P得差不多就可以导出成JPG了,Ctrl+Shift+Alt+S就进入了导出JPG的界面,红框里的区域就是关键:
务必要勾选“转换到sRGB”
sRGB就是浏览器里看图片的最保险的色彩空间,因为WINDOWS默认色彩空间就是这个,而WINDOWS又是最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各个显示器厂家在生产的时候,也尽量保证sRGB色彩空间显示出来不会太离谱。可以说,把图片导出到sRGB色彩空间的这个做法,就是针对网络浏览的最佳实践,所以请务必勾选。
至于那个下拉框里的四个选项,是用来预览导出后的图片在不同条件下面查看的效果,从上到下解释一下:
在IE和WINDOWS上看的效果(仅限于你自己的机器)
在古董MAC下看的看的效果
在支持完整色彩管理的浏览器下看的效果,比如Chrome和Firefox(近似别人看到的效果)
在你自己的显示器上看的效果(同时也是别人看到的效果)
请以第四项的效果为准,同时可以参考第三项的效果,头两项则可忽略。
这些天杀的软件啊,给我那么多选项做什么,老子只要最make sense的那个!
P图阶段(Lightroom)
Lightroom相对傻瓜化,根本找不到任何与色彩管理相关的设置,它的工作方式是保留原图的色彩空间,显示的时候转换为系统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