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软件知识 >> 图文处理 >> 平面设计理论 >> 正文

超全面的中文字体新手指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这是一篇由国外设计师写的中文字体新手指南,特别下工夫,从中文字体的分类(包括历史和网页标准等),字体结构考究到创意字体设计等都有细致详实的讲述 >>>

  为何要关心

  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近来越来越多的网站以及图形设计项目中要求我需要设计一个中文的版本。说不定你也马上也会面临这些需求。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字真的是酷毙了!众所周知,中文是目前还在被使用的最古老的书写体系,不仅如此,整个东亚地区地区的书写语种都像是中文的一个分支。尽管这些语种已经进化成其他鲜明独特的形态,但是你在其中仍然可以看到中文字符的身影。

  当然,还有一点不可或缺的原因就是:中文非常的优美。谁会拒绝欣赏美好的事物呢?

  万事开头难:简体中文 VS 繁体中文

  你知道吗,在中文的书写体系有两种标准。

  长话短说,在1949年毛主席引领共产党执政后,他发现可以通过降低文字的复杂度来提高国民的识字率,于是他组织了很多语言学家修订了开始了文字简化运动。维基百科(英文版) 告诉我们:

  “中共分别在1956年和1964年发布了首次官方文字简化的文件”

  在当时,香港、台湾以及澳门并不受大陆方面控制,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字形,而是继续保留了原有的繁体中文。在简体字正式发布前,世界各地已经有大量的中国移民以及唐人街,所以在这些地方他们依然在使用繁体中文。

超全面的中文字体新手指南 三联

  使用简体中文的地方:

  作为中国大陆的官方书写语言,自从1954正式发布以来就出现在各处。

  使用繁体中文的地方:

  作为香港、台湾以及澳门的官方书写语言

  中国境外建立的唐人街

  1954年前中国大陆的古董书文中

  在中国大陆的某些非常官方的地名或者牌匾上

  在中文简化前就已经分支的那些语种,比如:日文、韩文以及早期的越南语

  啊!真是醉了!

  额滴神啊!如潮水般的字符!

  试想一下这些历史对于字体研发工作室意味着什么:为了发布一个专业的字体,他们不仅需要创建一个包含超过20000个字符的字符集,他们还需要重复两次工作,一次是简体的,一次是繁体的。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多种文字粗细程度!

  什么?我刚才说了20000?

  是不是已经吓尿了?尽管已经做了简化,但是专业的中文字体必须要包含大约20000种字形,有时可能会再多几千种,有时可能会少一些。这其中还包含了英文的字母,中文以及英文的国际音标字母,以及庞大的中文标点符号集。繁体中文的字符集则至少要包含30000种字形。一些非专业的字体可能会仅仅包含大约2000种常用的字形,但是这些字体不应该被选来当做主要字体,因为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没有你需要的文字。

  如何在@font-face以及网络字体中使用它们?

  答案是不能使用它们。中国还没有加入@font-face,他们依旧坚持使用原有的浏览器标准字体以及特殊类型使用的PNG/SVG。因为中文字体中包含了太多的字形,每一种字体的文件通常有3-7 MB,这体积轻而易举额地就打败了网页中嵌入的内容。知道最近才出现了一些非标准网页字体渲染的极端实验技术,比如:有字库 (www.youziku.com)以及 Justfont(http://cn.justfont.com) 。

  编者:国内已有同学在做这方面得努力:《前端工程师的菜!姗姗来迟的中文Webfont(附神器推荐)》

httpyouzikucom

  中文字体的主要分类

  西方字体使用几种“主标题”和一系列的“小标题”加以区分。西方有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之分,也有包括哥特体、手写体、美术体、slab、等宽字体在内的一系列词汇描述通用的印刷风格。虽然我们无法真正地将每一种字体归类至衬线或无衬线类字体中(比如手绘手写体就无法归类),但这两大类可能就是使用最广泛的字体分类方法了,它们的使用范围甚至早已超出了设计行业。

  这么来看,中文字体的分类与我们自己的很相像。在中文里,有两个最主要的分类——宋体和黑体,可以被理解为“中文衬线字体”和“中文无衬线字体”。

  宋体

  如果一定要选一种字体来代表中文印刷字体的话,那么宋体就是最佳的选择。宋体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中文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由于雕版所使用的木头具有的水平纹理,所以横笔画更容易雕刻而且还能保持非常的细小。相反,竖笔画则难以雕刻,所以就会导致其变粗。同时,由于横笔画的两端容易被磨损,所以人们就为其加上了字脚,让这些地方变得更粗也更耐用。于是,宋体作为一种横笔画水平、竖笔画粗壮、拥有华丽但规范字脚的字体,成为了中文衬线字的代表。

Thin straight horizontals thick verticals and flourishesserifs

  细而平的横笔画,粗壮的竖笔画,带字脚/“衬线字体”。

  网页标准

  中易宋体,或者更广为人知的英文叫法 SimSun,与它的前任,新宋体 NSimsun 就是简体中文中的 the Times New Roman,因其内置于 Windows XP 系统而变得流行。中易宋体一直饱受喜爱:它依旧是Windows 7 中文的默认字体。如果你去问一个中国网页设计师是什么让页面更有“中文范”,他们通常会微微一笑然后回答 “SimSun,12pt” ——这就是这种字体究竟有多么普及的最好证据。

  宋体示例

  这就是中易宋体,一个非常实用的中文宋体:

  注意方正粗宋这个字体中,保持了经典宋体的竖粗壮、横细平的特点,该字体由方正字库创造:

  在纽约时报周刊的中文网站上线之前,香港排版专家許瀚文受委托为其设计了一版中文字型。他使用的这种宋体笔画粗细对比十分强烈、端点风格与纽约时代周刊的logo相匹配:

  变体:1950年代的宋体参考书:

  1954年用于签署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玺上的宋体:

  2009年《嘉人》杂志封面下方精选文章标题所使用的宋体:

  出现在墙体标语上的瘦高的宋体:

  黑体

  另一个主要的分类就是黑体,大致对应“无衬线字体”。黑体的发明就要相对晚一些了。学者对于黑体的历史有着很大的争议,但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二十世纪早期广告印刷品的产物。

Blocky structure no flourishes

  结构方正,没有字脚。

  网页标准

  SimHei是与衬线字体SimSun相对应的标准无衬线字体。近几年,微软雅黑逐渐替代SimHei成为首选的网页标配,但这依旧有一些兼容问题:微软雅黑是从Windows Vista开始引入的,但至今中国为数众多的XP用户让我们无法彻底放弃些许过时的SimHei字体。

  黑体示例

  下图就是基本的SimHei:

  以及新兴的黑体——微软雅黑,我称之中文版的Helvetica:

  思源黑体是Adobe与Google合作,在2014年推出的可爱的新版黑体。你可以发现它与SumHei在端点处理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