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程序编程 >> 网页制作 >> 交互设计 >> 正文

认知心理学与产品设计的结合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认知心理学与产品设计的结合 三联

  对许多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来说,设计评审PK仿佛梦魇,设计师辛辛苦苦出的方案,可能遭受多方质疑。也许方案本身是优秀的,但却无法用理论说服对方,结果越改越丑。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家开展了大量研究,对人类认知、情感、记忆等各方面的规律进行深入探讨。许多结论都能对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再次略作总结分享简,请各位看官不吝赐教。

  一款软件产品最先呈现给用户的是产品界面。良好的界面元素容易识别、易于理解、能够快速记忆,且较少出现误操作。

  1. 界面元素的编码特征

  可识别性

  以费希纳、韦伯等最早一批心理学先驱就是以研究感知觉阈限为起点的,他们的研究指出人的视觉、听觉等只能加工特定强度范围的刺激。在界面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元素的可识别性。例如文字的不能太小,颜色也不能太浅。

  某款手机浏览器打开web页面的效果

  可辨别性

  知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觉能力存在差别阈限。两种刺激必须大于差别阈限,才能被辩论出来。不同界面元素(特别是近似的、相邻的)的视觉特征应能明显区分,防止用户需要努力辨别,增加认识资源。

  某款手机浏览器打开web页面的效果

  意义性

  刺激必须是有意义的,能够被人理解。因此,文字表达上、符号图标的设计上,都应保证用户能够正确理解,不会出错。

  对图标意义性的可用性测试:先对用户进行测试,看正确识别的比率有多高;

  过一段时间后,对相同用户进行再测,看正确率的维持情况。O表示original, R表示Retest。

  标准化

  在不同条件下,刺激的意义需统一。例如,每个地方红灯都表示停止,绿灯是表示通行。对于同系列软件来说,不同平台的图标和控件样式,也应避免意义冲突。

  Android平台对话框样式的统一性问题

  2. 界面元素的兼容性

  刺激兼容性是指在不同场景、不同情境下的通用性。刺激的兼容性越好,学会的速度就越快、反应时间越少、错误越少、心理负荷越小。

  概念兼容性

  例如,SOS、110、119这些缩写,概念兼容性都是极好的。再比如,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通行和安全;选中使用“勾选”等等。

  动作兼容性

  顺时值旋转与数值增加有关,如调节音量的旋钮;指针往上调节,表示数值增加,如温度计刻度。

  在某款手机播放器中,调节音量采用上下键,本身符合动作兼容性,但音量指示为左右方向,二者的心智模型发生冲突。

  方式兼容性

  Wickens, Sandry, Vidulich(1983)的研究证实,在言语任务中,刺激以听觉形式呈现,以语言形式反应,反应时间最快;在空间任务中,刺激以图形呈现,以动作形式反应时,反应时间最快。

  3. 颜色的认知加工

  颜色与对比度

  人眼对颜色对比度的知觉受空间布局的影响。如下图,两幅图的黑白颜色一样,但前者色块越大,对比度显得也更大。

  颜色与注意资源

  同一屏幕内,如果使用过多的色彩,会分散注意,使用户无法快速找到目标。

  颜色性别差异

  Newcastle 大学的神经科学专家AnyaHurlbert的研究(2007)发现,尽管被调查者都更喜欢蓝色,但女性的选择更靠近蓝色谱系中偏粉红色的一端。多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Silver,1988;Ellis & Ficek, 2000)

  2003年,Hallock, Joe开展了一项针对颜色偏好的专项调查(样本量230),结果如下。

  颜色的年龄差异

  Adams , Russell研究发现儿童更喜欢波长长的颜色,例如红色、黄色。年龄较大的女性比男性更喜欢黑色和紫色(Silver & Ferrante, 1995)。Hemphill & Michael(1996 )的研究也支持了这点。我国关于色彩偏好的研究也有此发现(陈立,1965)。

  Hallock, Joe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蓝色的喜好非常稳定,越来越多的人不太喜欢橙色。

  颜色与情绪

  色彩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与色彩偏好紧密相关,而色彩偏好和某种色彩是否会引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有关(Naz, K., Helln, H., 2004)。

  Boyatzis和Varghese在1994年研究儿童的色彩情绪联系时发现,儿童趋向把积极情绪(例如高兴,强大)与亮颜色联系(例如蓝色、绿色),把消极情绪(例如悲伤、愤怒)与暗颜色联系(例如 黑色与灰色)。在一个对澳大利亚大学生的颜色情绪联系的研究中,Hemphill(1996)也发现亮颜色主要引出积极的情绪联想,而暗颜色主要引出的是消极的情绪联想。

  Camgoz, N., Yener, C.(2002)的研究发现颜色的色调、饱和度和明度三个属性对色彩偏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被试最偏爱的是饱和度和明度最大的组合,随着明度和饱和度的增加,被试对颜色的喜好程度也随之增加。

  颜色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群体,颜色的文化内含也有差异。如下图,不同国家灭火器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反映出颜色的文化差异。

  许多研究者和设计师都曾分析总结过不同国家的颜色内涵。这些文化差异是我们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对于产品的国际版本。

  整理自《The Zen of CSS Design: Visu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Web》

  颜色错觉

  有关颜色的错觉有很多种,有的错觉现象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避免的,而有的则可加以利用。这里仅作初步分析,举例如下:

  避免红蓝重叠和红绿重叠,因为这样会引起视觉深度的错觉。如下图,蓝色色块像是显示在红色的上方。

  背景颜色对目标颜色的知觉会有影响。如下图,左右相同颜色的X,但由于背景不同,知觉的色彩出现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