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程序编程 >> 网页制作 >> 交互设计 >> 正文

合格的前端开发:为高校新学生讲解网页设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互联网处在快速变革期。网页前端开发深受近年来不断改变的编码技巧和手段的影响。在2003年,一个合格的网页前端开发者需要了解HTML和CSS,他们也可能会一点Javascript(有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复制粘贴来的)。他们所编写的网站会在桌面电脑上供人浏览。

  但是2013年情况不一样了!现在,一个合格的前端开发者必须精通HTML、CSS、Javascript、jQuery,CSS预处理器,以及诸如响应式设计之类的新技术,他们还要考虑首先为移动端设计页面,各种设备查看网站时的情况。

  既然网页前端开发这一行业已然改变,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对讲一些基本的网页设计课程。问题是,如何教那些连HTML和CSS都不知道的学生, 好让他们以独立于设备的观念,使用响应式设计和移动端优先的原则来设计构造网站呢?

  我已经在许多学术和商业的环境下教网页设计课程13年,也提出了一些在网页设计开发过程中,如何讲最基础的两项知识(图形设计以及HTML和CSS 技术,译者注)的想法。关于这些想法的讨论十分重要, 因为讲解网页设计与开发的资源十分有限。由于时间紧迫,互联网发展迅速,那种每年一个个访问那些课程,用最新的材料更新课程的做法更加难以实施。

  改善全职教授和兼职教员的合作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体验

  兼职教员,是那些有着一份全职工作,并且兼职讲其他课程的教员。他们通常能制作专业的网站,同时也能有能跟上行业最新趋势和技术的资源。然而,缺少了接触宝贵教学法材料的便捷途径,兼职教员很难找到适合学生们消化吸收这些前沿资料的呈现方式。

  同时,全职教师和教授们做的网站通常不会很专业(或者根本就不会做网站),他们需要满足工作时的其他需求,很难抽出时间跟上新趋势、新技术的发展。与兼职教员不同,这些教师教授对教学方法有很深入的研究,在网页设计的课程中,什么样的教学能起作用,什么样的教学不起作用,他们了解得一清二楚。兼职教员通常晚上或者周末教学,而全职教师们常常在白天上课,所以两个群体很少有交集。增进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员之间的合作,是增强学生体验,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两种教员都会为高等教育带来互补的价值和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关注两项课程:图形设计和HTML、CSS。其他的概念,像是网站规划、移动版优先原则、信息结构、可用性、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Javascript和jQuery、内容管理系统(CMS)、都是很重要的,都可以考虑设为课程涵盖的范围。然而,这些议题通常都在高校的其他课程中有所涉及,所以这里并不会提到上述内容。

  创造出设计

  在大多数学校的网页设计课程中,学生们会上一堂课,学习使用Photoshop或者Fireworks,画出一张简单的网站布局图。学生们会从现有网站的截图开始,把内容和图片换成自己的部分,或者让一切从头开始。

  这项课程的理念是非常明智的。一旦学生们掌握了使用软件的基本方法,课程将会激发对于可用性、色彩、布局、字体、页面留白、图片质量和位置等知识的讨论,而暂时不涉及代码的部分。这种做法能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网页的画面,无需过多地关注网页代码是怎么编写出来的。在学生们真正开始编写网页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写一行代码之前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让学生们在接触代码之前先形成网页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在课程中,常有学生对于(元素内容)超出画布以后的行为感到困惑。如果只设计了960像素宽的内容,那么当显示器为1200像素宽的时候,页面会发生什么呢?通常情况下,超出的部分会填充为背景色或者填充为重复的图案。学生们却很少问到显示区域宽度小于960像素后发生的事情。

  在问及较窄屏幕的情况时,大多数学生会指出页面底部会出现横向滚动条,网站访客需要拓宽浏览器宽度才能看得到完整的页面。他们(这个时候)并不会考虑按钮在触屏设备上会不会很不好操作,文字大小在不同屏幕的显示屏上是否会有很大的变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倒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许多关注于响应式设计的工作室,不会去使用像在课上设计出的那种设计图,也不把这种图作为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相反,他们更倾向使用基于HTML和CSS的设计图来展示客户端所看到的网站外观。那为什么还要向学生们讲图像式的设计图呢?

  原因是,在开发过程的这个阶段,学生们不一定十分了解HTML和CSS,极端情况下甚至一点也不了解。从设计图上拿掉代码的部分以后,学生们所关注的,是包括图形设计和用户体验之类的设计原则。一旦他们学会了HTML和CSS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使用图像式的设计图了。在学习基于图像来设计网页效果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使用Photoshop/Fireworks,了解了使用这种设计环境的优点和缺点——这也是很有益的经验。

  下面是一些可以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让他们可以为设备独立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设计一个12等分栏的页面

  这项任务是讲解网格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最佳时机。让学生们基于网格设计布局能展示学生们对于这种设计的理解。

  展示不同尺寸的设计

  一个960像素宽的页面,在1200像素宽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320像素宽呢?767像素宽呢?让学生们在设计中使用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屏幕尺寸的环境下安排不同的布局。确保问到了“过渡”的问题——从767像素宽缩小到320像素宽的时候,布局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问一些图片的问题

  顶部的大图片在从767像素宽拉伸到960像素的时候,如何保持同样漂亮的观感呢?屏幕尺寸在767像素和960像素之间的时候,图片又会发生什么呢?

  鼓励学生思考触摸屏的行为

  在屏幕尺寸较小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并且现在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也在逐渐地触摸化。这里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适合手指粗壮人士的情况。

  弱化切图

  把设计图当作网站想象的样子,不如就把网站做成原型。切图将不那么重要,因为这样一来需要为不同屏幕尺寸的请况准备不同大小的图片。现在背景图甚至也需要在各自的文档中自行指定。弱化了切图,也就弱化了这种图像式设计图的中心地位。在有了响应式设计之后,设计图按照既定尺寸值或者方向设计。而在 320像素宽、767像素宽和960像素宽或者更高屏幕尺寸之间的空白区域,需要反复调整。

  有注意到一些公司有志于做出这个无需编写代码便能做出更加灵活设计的解决方案。等这样的程序更加稳定了以后,便值得考虑将这些软件的使用整合到大学课程中了。

  讲解HTML和CSS

  在典型的HTML和CSS课程中,学生们会学习到标记和呈现的差异。在一学期的课程中,他们学会从头创建一个网页,处理HTML、CSS和图像文件。他们的布局会各不相同,因此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学到浮动和定位的知识。在碰到浏览器兼容性的时候,就会学会怎么处理这种兼容性问题。

  “Don’t Fear The Internet”是一个学习 HTML 和 CSS 基础知识的极佳资源。上面的课程基本上没有错误。学生们会学习如何手写与标准兼容的HTML和CSS代码。同时,考虑到现代设计技术的改变,需要对课程作出如下修改:

  以某种浏览器为标准

  我推荐在课程中使用Firefox或者Chrome浏览器,因为这两款浏览器在Mac和PC上都可以使用,并且它们最大限度地兼容了标准。让学生知道这款浏览器是为完成课程需要关心的唯一一款浏览器。一旦学生知道了HTML和CSS在浏览器中的工作原理,就可以在后面处理浏览器兼容性问题了。如果过早地引入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学生们会感到困惑,不知道一个问题是因为浏览器渲染,还是只是写错了代码所带来的。

  讲解HTML5

  学生们应该一开始就学会如何使用等语义化标记。

  讲解CSS3以及各种选择器

  确保学生能尽快理解媒体请求(Media Queries)的技术。介绍临近元素选择器、子元素选择器、通用选择器以及伪类选择器等等。在此提醒,无需担心浏览器对于这些选择器的支持程度,因为这些学生离毕业还有几年时间(几年后支持这些新特性的现代浏览器就成为主流的浏览器了,译者注)。

  尽早引入网格式的设计模式

  即使学生们不能自己写出网格布局,他们也会在思考12栏布局的时候形成自己的布局方案,使用到em单位或者百分比单位的大小。让学生们按标准编出标准的页面,使用到2栏或者3栏的布局,不使用,或者用页眉,页脚和水平导航栏这些标准的页面,而不是放任学生编写任意类型的布局。理解设计和代码之间的妥协程度是很重要的,所以需要记得常提起这一点。

  只要学生们学会了浮动和定位,就教会他们格式布局

  因为学生们已经按照网格化的原则思考网页设计了,这项过渡对他们来说应该会很快。

  现阶段的响应式设计应只是略有提及,而不应大书特书

  学生们现在应该会将网格化布局和媒体请求结合到一起了。他们应该会在这个过程中碰到图片放缩的问题了。如果还没碰到的话,现在正是谈论它的时候。

  现在可以讨论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既然学生们掌握了合法的,与标准兼容的,带有响应式设计的代码,现在就是考虑浏览器兼容性问题的时间。一种介绍此类问题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对HTML5和CSS3选择器支持很差的浏览器,比如那些不支持圆角边距的浏览器。

  CSS预处理技术是个热门话题

  集中管理CSS变量是个好主意。CSS预处理技术会在接下来的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