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程序编程 >> 网页制作 >> 交互设计 >> 正文

腾讯CDC标叔给新人设计师的超实用建议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达人访谈简介

  借“达人访谈”的机会有幸访问到了标叔,社招入职的同学应该都会经历这个活动,它要求入职一周内和另外一个随机的小伙伴一起访谈一个达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通过对达人的访谈,可以解决新人的一些疑问,了解公司的基本环境,快速融入团队。 由于工作原因,以前做过一些用户访谈,所以刚接到这个活动任务时心里并不慌张,知道在做访谈之前,需要做诸多准备工作。

  D1:确定访谈对象

  由于是刚入职,对我们来说,达人的确定并不容易,考虑到时间限制,预约时可能会被拒,所以,需要另找2-3人作为备用。 寻找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通过内部的同学介绍

  通过内网资源寻找,比如热门文章作者等

  通过自己以前的积累,入职以前自己就已经知道的大名鼎鼎的人。

  在接到这个任务时,我首先想到了标叔。关于标叔,不多说,在我模模糊糊认识交互设计时,这是他的一篇对我深有影响的文章:《腾讯CDC标叔力作!聊聊我与交互设计的那10年》。

  D2:准备访谈脚本

  访谈当然是要做有准备的访谈,想问的问题最好是提前准备好,对访谈的场景做预想,把对可能出现的追问也做具体的构想,另外也包括暖场、自我介绍、收尾等过程,这些内容也最好提前先写下来,这会给你带来极大的自信,并不是说完全按照脚本来走,而是在你紧张的时候这些东西可以立即让你得到缓解。

  D3:预约

  直接贸然打电话是不太合适的。最好是先通过邮件或IM给访谈对象留言,告诉他你的情况,简短的做一下介绍,”达人”们一般都比较忙,收到邮件或信息之后可能没法及时回复你,需要耐心等待。如果他同意了,就可以和他约好时间、地点。

  D4-D5:访谈并整理

  如果前面都已经准备的比较充足了,执行起来就是相当简单的事情了,这时候只需尽可能放松自己,像朋友一样和达人交流,仔细的倾听,认真的提问。这个过程最好也做一下录音,以方便之后的整理。 ———-以上都是废话,下面才是干货———-

  问:作为新人如何快速融入团队?

  首先是要会欣赏人家,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无所谓好坏,但是有趣和没趣是能够分辨的到的,自己不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限制:我只交这类朋友,我只交那类朋友。作为设计师来讲,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心态要开放。要学会欣赏人家:欣赏人家的低俗,欣赏人家的高雅。你会发现,人是一个很综合的实体。而且能够进入这里的员工,都是有自己的两把刷子的,所以你只需看到他最值得你留下来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而且,我也是很鼓励你活的更真性情一点。后来你去想想这件事情,很多小公司也好,国企也好,大家只是表面上很客气。其实,你去除掉那部分客套之后,人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其实反过来讲,这样你会更自在一点。

  在这样的氛围下,坦白来讲,你活的没那么累。这是一种文化,进来这样一个集体,首先你得拥抱它。无所适从?有可能你只是害羞,总想着大家看我是不是不正常,越是这么想你就越格格不入。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把大家都当成是很好的朋友,然后你在朋友面前是什么表现你就去怎么表现就对了。大家都很单纯,特别是设计师。

腾讯CDC标叔给新人设计师的超实用建议 三联

  问:入职之前就听说这里特别看中个人影响力,如何看待这个影响力?

  一开始不要奔着这个去,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本质上来讲你应该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你看到一份工作,不仅仅是对客户方有价值。其实,在一个专业团队里面,你做的每一份事情,你都要想一想,我的经验,我的教训,我的成功,是否也能帮助他人成功?即便不做分享,也可以做一个自我的梳理,写一些工作上的总结、沉淀,在一些平台上发出来,让大家能够看看。这一方面是你的工作的透明度,另外一方面,实际上也是把你做事情的感悟能够让周边的即便没有做过这个项目的人,也能够通过你的项目受益,就对了。

  从新人这个层面来讲,先做到这种最基本的就很重要,说的再多都不如你有个好习惯,每一周每一周写一个工作总结,这是一个自我修炼、自我积累的过程。就好比,你经常去发现一些好的素材,然后你就写写你的心得体会,慢慢的你就可以把它整理成一个有结构的知识体系,那这样的话,你就会有影响力。

  问:那一个人的影响力和他的性格会有关系么?

  每个人的性格,在我看来,本身就无所谓好坏。你在一个团队里,如果团队很阳光,你就不要显得过于格格不入就好了。性格这个东西蛮难讲,有的人天然就有亲和力,有的人就天然严肃一点,但这都是表面上的东西,如果你真心对待大家,不管你用什么形式,他都是能感受到的。

  所以,在一个团队下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帮助别人,不需要你去做这种技巧上的友好,真心帮助人的时候,不管你话重一点也好,形式感差一点也好,大家心里面是能明白的。从团队的相处来讲,你只需要做本色。在工作上来讲,你就一定要认真,要专注,专注在一件事上,你要把它做好,不要敷衍了事,基本上你的影响力也慢慢会有。

  问:作为设计师该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

  首先有个观念我需要扭转你一下,如果你是这种带着目的学习的话,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不需要专门辟出一段时间学这个辟出一段时间学那个,我现在更倾向于自己学习一个东西,首先是“无为而治”,你看到哪里就学到哪里,不用特别在意它这属于用研、这属于设计、这属于技术。你要想象公司只有你一个人,像创始人那样,尽可能的吸收所有知识,那这些知识不是说让你成为一个开发、成为一个财务人员、成为一个法务,你只需要保持一个好奇心,这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不要抗拒任何东西,不要带着目的性去学习,带着目的性去学习真的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不是说我这周要有3个小时不能干别的一定要学一下心理学学完之后我下次还要学别的。真正的高手,就像打仗那样,大家都在实战中锻炼的,也就是说,你带着问题学习是最好的。你很专注在做事情,当你困惑了一点点,你就专门找那一点的知识补充就好了,你觉得这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么?你觉得这是用研的问题么?你觉得这是开发的技术门槛问题么?你觉得这是成本的问题么?还是说这是一个策略问题?如果你想到这些问题,你就自然而然的的想到,在这个维度上,如果我是…“产品经理”我会怎么思考,你要有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你就会很自如的在一天的学习中转换角色,上一秒钟你还在想交互的事情,下一秒钟你就会想从技术角度来讲他会怎么样,再下一秒就会想想产品经理会如何看待我这个方案,你尽量的挑战一下自己。

9-restaurant-cafe-website-designs

  这种学习,我会建议,如果机缘巧合,比方身边刚好有用研的同学,我就会快速的跟他们交流、探讨一些用研方面的知识,如果身边都是开发,那就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跟他们请教一下,比如server的海量存储会怎么样啊、现在公司的存储技术跟原来的比较有什么革新啊,多请教一下就好了,不要太刻意的做一些什么计划,而且不要目的性特别强的去学习。 学习这个东西,一旦目的性特别强,在我看来,就太功利了,对于research来讲,太功利的话就会蒙蔽自己一些看不到的东西,容易自己限制了自己,因为你预设了一个结果,没有结果可能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很多问题的辨析和想明白,是豁然开朗的那一下,你就很难用理工科的思想1加1等于2那样思考,艺术创作类的东西,都是没有规律的,你只有不停地积累积累,从量变到一个质变,但谁都不知道那个质变是在哪一个瞬间,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的积累,积累就是不要有特别目的性说我一定要怎样怎样,一定要憋1天2天,一定要想一个创新的方案,创新的方案不是想出来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它一定首先是要无为而治,另外的话不要功利性特别强,第三点还很重要,就是你一定要知道和你打交道的上下游,他们是什么背景的,你最好是能够把他们的东西都学一下。因为公司有很多东西可以学的,作为设计背景的人,我是真的很鼓励你们多参加一下技术类的培训、管理类的培训、产品策划类的培训,公司有很多这种月会、讲座、名家演讲,就是去就好,对我影响最大的演讲,坦白讲,都不是专业领域内的演讲,都是领域外的演讲,它会对我现在做的事情有很多的启发。

  问:自己如何能够像其他一些牛人那么牛?

  这个不要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就像我也做不来他们那种多线程处理事务,反过来讲,我比他们更容易专注在我思考的问题上,你看,我有时候开会,就一个手机,也不会带笔记本。也就是说,你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更高效的方式是什么。

  比方说,有的人就是半夜灵光焕发,那你可能是早上9点到10点是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那就利用它。我觉得很多时候,你对他人的学习不要只看他们的形式,重要的是,那些行为的背后他做了哪些细节。比如,他做一个好的演讲,他三分钟是如何开场的,你只知道他穿什么样子做什么手势,那个不是关键,关键是他吸引你或突然要你警醒的那一下,比如这个人谈话让我很舒服,诶?那他为什么会谈话让我很舒服呢?你要想这个问题,他做了哪些事情?这样的话你就会学到东西。我原来的那个意思也是这么讲。

  其实,牛人不是级别怎么怎么高,而是身边有一些很普通的人,你看到他的优点至少是你在别人身上没看到过的,这种人你就特别欣赏他。不仅是欣赏他,而且要思考,我怎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