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程序编程 >> 网页制作 >> 交互设计 >> 正文

做好这两个状态可以迅速提高用户体验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今天这篇干货聊的是人们最讨厌的两个状态 —— 软件报错和加载缓慢。如何提高这两个糟心状态的用户体验呢?作者从不少交互上的细节做了考量推敲,附上大神的意见和实战案例,特别有现实参考价值。

  报错状态

  顾名思义,这个界面是为出错时的状况所准备的。错误不单行,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组合出现,因此,光一个界面是不够的。出错状况千变万化——数据无效或缺失;应用无法连接到服务器;在上传尚未成功时进行下一步操作;在信息尚未提交时离开界面,等等。

  报错状态应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让用户知道你的产品会保证他们的信息安全,不会撤销、损坏或删除用户在出错时所输入或上传的信息。

  在此处引用 Jef Raskin 的话再合适不过了,Jef Raskin 是原始苹果机的创造者,“人性化界面”一书的作者,他这样写道:“系统应以神圣的态度来面对用户输入的信息,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第一定律来理解,便是’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或因其未采取任何行动而致使人类受到伤害。’界面设计的第一定律应该是:计算机不应伤害你的操作内容,或因其未采取任何行动而致使你的工作内容受到伤害。”

  未能遵守这一规则的一大人选要属航空公司网站了。例如,仅仅因为漏填了信用卡的安全码,在系统刷新页面后,不但用刺眼的红色标出漏填的信息,并且把你小心翼翼填写的所有内容都清空了。

做好这两个状态可以迅速提高用户体验 三联
wordpress

  再也不会用你了,拜拜~

  错!对!也许?

  好了,终于有这么一款善解人意的报错信息了。优点:还不乏那么点儿幽默感,让人感到更人性化了。

basecamp

  理想的报错状态是不会损坏用户所输入的任何信息的。如果出错后必须要刷新页面,请务必,一定一定保存所有数据,即使填写有误,也请保留。通常,用页面刷新的方式来检测错误其实是一种懒惰的做法。尽可能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开发人员一起,多花一点功夫,用优雅友善的方式来呈现吧。

  另外,报错状态不应过于戏剧化,也不应表达得太模糊。还记得“蓝屏死机”么?或者苹果唬人的内核报错?如果你是计算机老手,那一定不会对“中止,重试以及失败”命令感到陌生。所有这些报错状态都是因为系统出现重大错误而要求重启或重试,而我们至今对这些界面仍记忆犹新,正是因为它们惊吓到所有用户,令其不知所措。

  微软的死机蓝屏如此声名狼籍,正是因为它吓到了所有人。虽然蓝屏比红屏要好些,但是它的出现总是毫无征兆,如此唐突,还伴有恐怖的特定声效。即使这些都有效地达到了调试的目的,但还是很难让人接受。

bluescreen

  报错状态必须传达简明友善的指导信息,让用户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难懂的错误代码,十六进制数字,再加上难以理解的进一步操作信息,都只能吓到用户,令其不知所措。

  当然,你的目标用户群可能是火箭科学家或计算机工程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高科技报错信息也许适用。然而,大部分应用是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这类报错信息就显得越来越不合适。

  其实原则很简单,尽可能把报错信息呈现得人性化,而非技术性,这样更适合受众。试想一下,如果遇到出错的情况,你想要得到些什么信息?

  报错状态是十分普遍多见的,也是设计师们最不愿意设计的界面。不过,我向你保证,如果在设计这个状态的时候,你也用与前两个状态相同的重视度来对待,你的产品将拥有愉悦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你会预见用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前准备解决方案。

  局部状态

  报错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别是黑白分明的,那么如果界面中只有一行数据,几张照片,完成了一半的个人资料,它又该是怎样的视觉效果呢?局部状态是指界面不再全空,已有着少量内容的情况。这一步的工作就是要防止用户失去兴趣,从而放弃使用产品。

  这是个利用微互动形式来引导用户预见理想状态的好机会,帮助他们了解产品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个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用户花了时间来了解产品可以达到的效果,就会有继续使用的完成欲。

  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游戏设计的原理。当然,并不是说要像 la Clash of Clans 那样没完没了地收集水晶来晋级,而是在该状态中建立一种加速法。

  在游戏设计的领域中,玩家可以预见到未来的能力,这引导他们通过完成预设的系列任务来获得这些能力。这个小技巧能够让玩家忽视枯燥的过程,从而达到产品的最大价值。

  “在进入加速期时,玩家为了要晋级,是不会考虑到重复的操作有多乏味的,他们只是不停地操作,享受加速晋级的成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玩家在抵达了一个非常高的级别后,无法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人物所拥有的技能。从技术层面解释,就是推算成倍增长的能力结构在超出玩家的预测范围后消失。这和传统流程有所不同,但是玩家所获得的愉悦感是十分相似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有意思的局部状态案例:

linkedin

  领英著名的“个人信息完成度”进度条,鼓励用户填写所有信息,获得100%完成度。完美主义强迫症同学可以满足了。

dropbox

  Dropbox 会提示用户,只差哪几项任务就能获得额外储存空间了,相信这是吸引大部分 Dropbox 用户的主要原因所在了。这些信息看似提醒用户需要完成那些步骤,而恰恰是这些步骤起到了培训用户,推广功能的作用。

  载入状态

  这个状态很容易被忽视,许多产品设计师会把这个状态在最后临时抱佛脚地加进去。的确,要预见到所有的状况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当你的应用正在载入数据,等待网络连接,或进入下个页面的途中,诸如此类的情况都需要好好费心思考,应当如何在接入数据的过程中,合适地展现这些界面。可以是整个页面的加载提示,仅仅加载内容板块,或是行内载入信息。检测表单中用户名是否可用时常用到行内载入。

  其实载入界面也是同等重要的。设计师们经常只草草用空白界面和转动条解决,这就将所有的责任重担放在了尚未出现的内容上。这样做就好比让用户看着时针在钟表上缓缓移动,你是会选择让用户大眼瞪着不停重复的加载动画呢?还是告诉他们实际载入的百分比?

  Luke Wroblewski 是一名产品设计专家,他带领团队为eBay、Yahoo!以及谷歌制作项目,他在出售了自己的移动投票应用Polar后,加入了谷歌。

  Wroblewski 和他的团队发现,在每个民意投票项目都使用载入转动条后,就有用户投诉说应用变慢了,他们会说“页面的刷新和载入要等太久了,没有之前的版本快。”

  Wroblewski意识到:

  “使用进度提示器只能让用户感到在看着钟等待。”

  “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连同我们的应用也慢了下来,那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都停留在了提示器本身。如果聚焦换作真正的进度,让用户知道离目标的距离,就没有干等着那么焦躁了。”

  界面架构

  在意识到那些问题后,就有了这么个被称之为“界面架构”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已为Pinterest和脸书所用,大家可以在他们的网站以及移动应用中见到。

  界面架构是对载入状态的革新,因为它已经载入,可以令焦点聚集在内容上,而不是告诉用户内容正在加载。它的表现方式是先载入页面基础架构,再逐渐下载其中缺失的部分。这一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完全摆脱了转动条,并能让用户更好地理解你的产品。

polar

  Luke Wroblewski的应用 Polar利用界面架构来载入内容。

  Pinterest在使用界面架构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独特小心思:在图片载入之前,先用它的“平均色”来作为背景色块,可谓是一种特别的预览方式。

facebook paper

  脸书在他们的应用Paper上发明了一种类似的技术,并在网络版上也同步了。他们将这一技术结合独有的“闪光效果”——界面在展示架构的同时,会载入与内容空间相似的图形,并以闪动的方式来告诉用户内容正在加载。

  以乐观的动作来拟定操作成功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