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前CEO史蒂夫·乔布斯于2007年1月9日在第一代iPhone发布会上的演讲一直都被看成是他有史以来最伟大最优秀的演讲之一。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的iPhone、iPad和iPod touch都在不断的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移动领域。而iOS系统在这段期间内与整个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一样快速,经过了许多版本的改革与改进。从iOS 1到iOS 7,苹果公司始终秉承着追求完美的态度,让iOS系统发展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机操作系统之一。
目前的iOS 6系统其实已经将iOS设备的功能与优势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无论是对于普通消费、软件开发人员还是手机爱好者来说,目前的iOS 6系统与当初的第一代iOS系统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其实从界面设计风格上看,从iOS 1到iOS 6系统之间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苹果始终将拟物化的立体视觉设计理念应用到iOS系统的设计中。苹果公司只是一直在针对细节部分进行调整以及在内部功能上不断的增加,始终都没有让iOS系统脱离自己的设计风格。而这一切直到iOS 7系统的发布而改变,让整个iOS系统的可视化风格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
想知道iOS系统是如何从封闭转变成支持第三方应用、是何时开始拥有多任务及支持复制粘贴功能?下面让我们在iOS 7系统正式发布的前夕,来看看苹果是如何发展和运作这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手机操作系统。
虽然iOS系统在一开始就与OS X系统采用了不同的命名方式,但是在第一代iPhone的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曾经表示iOS与OS X一样都使用了Unix核心,并且将会使用相同的开发工具,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简化版的OS X。不过虽然在iOS与OS X之间拥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苹果公司依然在努力让iOS拥有不同的元素来保证作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独立性。在刚刚推出iPhone的时候,iOS系统的名字被叫做“iPhone OS”,而这个名字一直被保持了四年,直到2010年 6月iOS 4系统的发布,“iOS”这个名字才被正式确认。为了简单起见,在下文中所有的系统无论版本都用iOS来指代。
iOS 1 关键词:iPhone的诞生
也许放在现在来看,当时的情景很难想象。当第一代iPhone正式发布时,在某些功能和方面其实是要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竞争对手。在2007年,无论是Windows Mobile、Palm OS、Symbian甚至是黑莓,在当时都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智能特性。而相比之下,第一代iPhone不支持3G网络、不支持多任务、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程序、不支持文本复制粘贴、不支持在邮件中添加附件、不支持彩信、不支持新邮件提醒、不支持更换桌面背景、不支持数据共享、不支持办公文档编辑、不支持语音拨号、完全封闭隐藏系统文件……当时iPhone在大家眼里几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还显得有些可笑。同时第一代iPhone也完全将开发人员和黑客们拒之门外。
不过在功能上的种种缺失都没有改变那些对iPhone持积极态度的认识对它的信心。虽然当时来看iPhone在硬件和功能上都并不占优,但是苹果却从头开始就坚持了在今天看来非常正确的核心用户体验。它专注于速度、一致性和自带功能的使用体验,而这在当时看来是其它厂商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尽管在iOS 1系统中拥有许多非常创新性的功能,但是在笔者看来,整个iOS 1系统共有三个方面可以堪称是革命性的创举。
核心iOS用户界面
在iOS诞生之前,智能手机要么不使用触摸屏、要么就是电阻屏与手写笔的搭配。而iPhone将屏幕改良成了电容屏材质,并且将硬件与系统功能巧妙的完美结合,让硬件更好的为用户体验所服务,创造出了比之前任何一个对手都要强大和易用的操作系统。除了保留Home键外去除所有屏幕上的物理按键,完全通过触摸的交互方式来对手机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加速计和重力感应的加入也让iOS 1系统给当时的消费者带来了太多的惊喜。
Safari移动web浏览器
在iOS 1系统中,苹果为我们带来了支持手势操作的Safari浏览器。正如乔布斯当时形容的那样,Safari移动浏览器的加入着实让iPhone在当时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虽然Safari始终都没有对Flash技术进行支持,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这个基于移动设备的web浏览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桌面级的浏览体验。Safari移动浏览器重新定义了用户之前通过手机上网的概念,用户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缩放与滚动操作就可以进行互联网浏览,这在当时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大屏幕”的iPod
其实在iOS 1发布之前,苹果公司已经利用iTunes与iPod音乐播放器为自己建立了一套在音乐方面的生态系统。而iOS的加入更是将这个生态系的规模从只有音乐扩大到了电影、电视、书籍和应用。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之前用智能手机欣赏音乐的体验其实并不怎么好,而iOS 1系统当时内置的iPod功能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杀手级”的应用,很容易吸引一大批音乐爱好者。
除了上述三种革命性的创新之外,iOS 1系统还带来了一些在当时同样非常重要和领先的功能。
iOS 1内置的谷歌地图在当时看来要比其它任何一款手机中的地图都要好。苹果公司充分利用了新系统的手势操作优势,让谷歌地图使用起来非常流畅与快速,但更重要的是在iPhone的屏幕上使用起来更直观和自然,甚至要比左面地图软件还要顺手。
Visual voicemail(可视语音信件)可以允许用户看见信箱里语音信件发送者的号码等信息,可以看见语音信件的时间、长度等,用户还可以挑选重要的信件来阅读,而不必按照顺序来查看。
iTunes Sync同步功能直到今天依然还是毁誉参半的功能。凡事使用过Palm的HotSync或微软的ActiveSync服务的用户都会觉得简单方便的同步功能其实是非常重要。而苹果iTunes Sync同步的复杂过程也成为了到目前位置苹果公司为数不多让用户感到不满的功能之一。
iOS 1内置的虚拟QWERTY键盘是第一个完全可以通过用户手指进行流畅输入的虚拟键盘。就像PalmOS的Graffiti或FitalyStamp等第三方输入法一样,iOS内置的虚拟键盘随时随地可以让用户进行文本输入。同时在不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将其隐藏起来,而这一理念也一直被苹果和其它厂商沿用至今。
iOS 1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式,那就是打破了之前所有智能手机的传统,iOS 1系统向用户完全隐藏了所有系统文件。
虽然上面笔者花了很多的笔墨来称赞iOS 1系统有多么伟大,但是其实作为一款依然没有成熟的操作系统,在当时看来iOS 1同样拥有许多严重的缺点。而在这些缺点中最大的一个就是iOS 1系统对本地和第三方应用支持的缺失。当时苹果公司曾经尝试通过web应用程序来弥补这一不足,但是凭借2007年的硬件水平根本不足以应对HTML应用程序所带来的负荷。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甚至认为当时的iPhone根本算不上一部真正的智能手机,因为除了Safari移动浏览器之外根本没有提供可让iPhone来发挥优势的软件平台。除此之外,iOS 1在当时除了支持后台iPod音乐播放之外并不支持多任务功能,而多任务已经在其它智能手机上证明了其重要性,因此对于多任务功能的缺失同样也让但是的iOS 1看起来并不完整。
再有就是上文提到的对用户完全隐藏系统文件的做法。而苹果公司这种封闭的做法直到今天依然在消费者和媒体之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虽然完全隐藏系统文件的做法有助于提高手机的易用性及安全性,但是如果用户就连想要更改自己的手机铃声、或者在电子邮件中添加附件都不可以的时候,相信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以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最后,就是苹果从iOS 1开始那亘古不变的“Springboard”桌面。无论用户在做什么、无论手机处于何种状态,只要用户点击Home键就返回到了那个只用图标填满的桌面上。即使到现在用户依然无法在桌面上添加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自定义主屏这种基本的功能早就在竞争对手的身上实现了,甚至包括现在已经消失的Windows Mobile和Symbian系统。
在将iOS 1的优势和不足逐一列举之后,相信大家已经对第一代iOS操作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过其实从当时来看,iOS 1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而苹果也在陆续的针对各种不足在后续的iOS版本中逐一修正。
iOS 1.1.1更新
在第一代iPhone与iOS 1发布的三个月之后,苹果公司迎来的第一次的系统更新,iOS 1.1.1。首先,这次更新实现了通过补丁对系统功能进行改进和修复的一种成功模式,而这也为后来所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更新模式。在iOS 1的更新中改善了定位功能、主屏添加web快捷方式、支持重新排列图标顺序及多点触控键盘等功能。
另外,更新之后的iOS 1.1.1更是带来了可通过Wi-Fi进入iTunes音乐商店,直接在手机中购买音乐的功能。虽然当时受到了AT&T网络带宽的限制,不过如果用户接入Wi-Fi网络之后依然还是可以非常顺利的购买到喜欢的音乐。
最后,iOS 1.1.1还增加了电视输出及双击Home键自定义操作的功能。而后来双击Home键也变成了激活iOS系统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