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看到测试仪屏幕显示的“通过”信息的人,都将会面对这两(电脑没声音)个字背后的一个问题:数据管理。因为我们知道,一个通过的结果是在一些列复杂的测量与计算后才得到的,而且这一过程变得一年比一年更复杂。
随着在1988 年推出第一台便携式电缆测试仪起,链路的测试和测试报告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Microtest 的电缆扫描仪Cable Scanner 具有了定位电缆开路的功能,当时主要是用于同轴线以太网的。不支持数据的存储和生成测试报告。当发现问题时,没有可能显示到底测试了什么。在需要纪录时,只手工抄写所关心的问题或故障?
1990 年为测试“新的”“高速的”4Mbps 的令牌环和10Mbps 10BASE-T UTP 网络推出了线对扫描仪Pair Scanner 。这是最早的可以支持初步的数据存储和文本式结果概览的产品。可是仍然缺乏时间标记,只能使用简单数字对电缆进行编号,对衰减和长度提供基本的概括。随后推出的串扰扫描仪NEXT Scanner 增加和增强http://.了测试能力,例如近端串扰,接线图和电阻,但报告能力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化。交给用户的报告既可以是带引出来的,也可以是文本形式的电子文件,还可以在测试结果后输入测试地点及用户信息等。遗憾的是,这种方式无法避免“偶尔发生的”篡改测试结果的现象。
随着对认证测试的要求不断提高,到1993 年出现了业内第一台5 类测试仪,PentaScanner 。其后很快就有了FLUKE DSP-100 ,这些仪器带来很多新的测试,带有时间标记的结果,并可以文本表格形式存储多达500 条链路的详细测试结果。这些结果指出测试是否遵循了当时已有的标准,并确保每条链路都可以满足标准的要求。随仪器提供的应用软件用于将测试结果收录到一个数据库中。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分类,查看,报告概览和详细报告等。不管这些软件带来的附加功能,测试结果依然是按照链路一条一条排列的。数据的完整性得到了改善,因为将用来证明满足标准的真实数据提交给了用户。应用软件是不支持编辑测试数据的。
针对与一些用户需要除了基本的通过/失败以外的对数据的分析功能,或是生成个性化的报告格式,后来就增加了输出CSV 格式的数据的能力。由于这一数据格式提供的最大的灵活性,像先前一样有可能出现同样的“偶尔发生的”修改数据的问题。
这还不够,所有的生产厂商很快就为测试仪开发了光缆测试适配器。这些适配器通常会接在测试仪的顶部,基于已有的标准,测试多模或单模光缆的衰减和长度,并对测试结果标注通过/失败信息。
Fluke Networks 在1998 年推出的OMNIScanner 及其后的DSP-4000 支持在当时还是草案的6 类标准,使得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大大增加了。有必要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好的表达数据。对于测量数据,在5 类以前只要不到50 组独立数据,5 类测试需要不到200 组数据,而超5 类和6 类测试需要超过400 组数据,是5 类之前的8 倍多。
对于这些数据,通过/失败不再是唯一被关注的结果。现在开始关心余量,不只是在最差点,而是在整个所测量的频谱内。为有效存储大量的线对数据和绘制图形的数据,Fluke Networks DSP-4300 和OMNIScanner2 都支持可抽取的存储卡。
在2002 年,Fluke Networks 推出了LinkWare ,一个全面的数据报告和管理软件,并与超过80% 的市场中现存的测试仪兼容。由于减少了支持多种测试仪所需的软件的数量,LinkWare 极大的简化了集成商的数据管理工作。LinkWare 提供彩色图形报告,这在对每个测量只给出最差余量结果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阅读图形报告提供的信息远比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阅读的文本式ASCII 码报告或是CSV 格式报告简便的多。无论怎样,对于管理大量数据的挑战依然存在。
在存储所有测量结果的同时,还会存储一些列的表头信息。在5 类以前的测试仪通常会存储一些基本信息以标示连路和测试仪。由于5 类连路的大量安装以及TIA 606 的要求,增加了对谁,什么,地点和时间的记录。这些包括操作者,测试仪的序列号,软件版本,楼层,建筑物,电缆类型和NVP 值,测试适配器,时间和日期等。随着TIA 606 标准的发展,还增加了对每条链路的双端的测试结果信息。
表1:不断发展的数据记录——每份报告中要记录的信息数量
在大约10 年中,从没有记录到需要存储大量的结果。仪超5 类为例,1000 份测试报告需要超过419,000 条数据!数据多的令人无法招架。
在完成一个项目后,用户要面对一摞打印的报告,或是一张CD。谁愿意搬着一大摞报告谁愿意使用不熟悉的软件去仔细阅读成百上千条测试结果面对这么多的数据,查看趋势或是找出异常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些报告不止是可以证明所安装的链路满足超5 类或是6 类的标准要求。他们还是帮助您获得更多的业务,提高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http://www.xsyzj.cn,安装商水平http://www.xsyzj.cn检测和提高和保持用户满意度的工具。
现场测试的信息有四个主要的用户群:安装商,咨询师,最终用户和线缆生产厂商。每种用户都有其特殊的要求。
安装商/集成商
咨询师
咨询师通常会明确施工要求,包括强http://.制的测试和报告格式等。针对一些重要的链路,还可能要求确保NEXT 的余量超过标准极限值的某种水平http://www.xsyzj.cn,保证的最低ACR (净空), 或是超出标准规定的频率范围的性能等。同时咨询师不像其他用户那样频繁地使用测试仪器,他们处于有影响力的位置,因为他们通常要求那些是必须要做的。他们还特别关心以下问题:
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是要付钱的,所以他们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最终用户没有时间去检查成百上千条测试结果,然而又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厂商
厂商制造和提供线缆和连接件,授予并承担质量保证要求。厂商与其他用户的需求不同,通常需要更详尽的分析以便于保持并改善产品质量和效率。他们的需求包括:
传统的方式是人工分析。在现场,小型项目(少于100 点) 通常是打印并装订测试报告。对于大型工程,会将结果仪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储在CD 上。想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全面地分析是不现实的。最可能的情况时对随机挑出的报告进行检查。如果反先异常就进行深入分析,如果没有发现异常,所能做的就是希望一切都没有问题。
另外一种手动的方式是分析CSV 格式导出的详细数据。大多数的电缆记录管理软件都包含将所有数据项及测试记录以CSV 格式导出的选项:
每个测试记录都以一行或一列的形式输出。CSV 可能难于阅读,但却非常易于使用标准的应用程序进行分析。例如电子表格程序或是内部开发的软件等。使用这种方式,超出了简单的通过/失败分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