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安全资讯防护 >> 正文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机制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1.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

  所谓传染是指计算机病毒由一个载体传播到另一个载体,由一个系统进入另一个系统的过程。这种载体一般为磁盘或磁带,它是计算机病毒赖以生存和进行传染的媒介。但是,只有载体还不足以使病毒得到传播。促成病毒的传染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可分为两种情况,或者叫做两种方式。

  其中一种情况是,用户在进行拷贝磁盘或文件时,把一个病毒由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个载体上。或者是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把一个病毒程序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这种传染方式叫做计算机病毒的被动传染。

  另外一种情况是,计算机病毒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以及病毒程序处于激活状态为先决条件。在病毒处于激活的状态下,只要传染条件满足,病毒程序能主动地把病毒自身传染给另一个载体或另一个系统。这种传染方式叫做计算机病毒的主动传染。

  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

  对于病毒的被动传染而言,其传染过程是随着拷贝磁盘或文件工作的进行而进行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主动传染而言,其传染过程是这样的:在系统运行时,病毒通过病毒载体即系统的外存储器进入系统的内存储器,常驻内存,并在系统内存中监视系统的运行。

  在病毒引导模块将病毒传染模块驻留内存的过程中,通常还要修改系统中断向量入口地址(例如INT 13H或INT 21H),使该中断向量指向病毒程序传染模块。这样,一旦系统执行磁盘读写操作或系统功能调用,病毒传染模块就被激活,传染模块在判断传染条件满足的条件下, 利用系统INT 13H读写磁盘中断把病毒自身传染给被读写的磁盘或被加载的程序,也就是实施病毒的传染,然后再转移到原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原有的操作。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立即传染,即病毒在被执行到的瞬间,抢在宿主程序开始执行前,立即感染磁盘上的其他程序,然后再执行宿主程序;二是驻留内存并伺机传染,内存中的病毒检查当前系统环境,在执行一个程序或D1R等操作时传染磁盘上的程序,驻留在系统内存中的病毒程序在宿主程序运行结束后, 仍可活动,直至关闭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