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电脑对病毒的防范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进入 90 年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使得电脑应用技术进入了一次新的革命。互联网的普及,使我们日常接触的信息量剧增,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实现查阅资料、和亲朋好友通信聊天、快捷的电子商务等等活动。就当每个人都在为互联网喝采时,一个阴影已经悄悄的逼近我们。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就像量子物理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原子弹,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病毒也在不停的产生变化。我国最早发现病毒的是 在1989 年,同年 7 月,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局监察处病毒研究小组编写了反病毒软件KILL V6.0,这就是国内第一个反毒软件。当时的计算机病毒还主要依靠文件的拷贝来传递。但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病毒找到了它的新媒介,新的病 毒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迅速蔓延开来,往往因此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特洛伊木马型病毒的传播更是为黑客们发动攻击打开了便利之门。
8.6.1 电脑病毒的产生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对病毒的定义是: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电脑病毒的产生要经过这几个过程: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施攻击。
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病毒制造者对病毒程序的好奇与偏好。也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故意编制出一些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让别人的电脑出现一些动画,或播放声音,或提出问题让使用者回答。而此种程序流传出去就演变成计算机病毒,此类病毒破坏性一般不大;
(2)个别人的报复心理。如台湾的学生陈盈豪,就是出于此种情况,他因为曾经购买的一些杀病毒软件的性能并不如厂家所说的那么强大,于是处于报复目的,自 己编写了一个能避过当时的各种杀病毒软件并且破坏力极强的CIH病毒,曾一度使全球的电脑用户造成了巨大灾难和损失;
(3)一些商业软件公司为了不让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和使用,在软件上运用了加密和保护技术,并编写了一些特殊程序附在正版软件上,如遇到非法使用,则此类程序将自动激活并对盗用者的电脑系统进行干扰和破坏,这实际上也是一类新的病毒,如巴基斯坦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