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之一:售楼书
如何“读懂”售楼书中的潜台词,是购房者需要掌握的第一技巧。
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发展使开发商在制作售楼书时越来越“随心所欲”,在楼盘的全景效果图上,生活商业配套设施、景观布置清晰可见,然而实际上整个小区的配套设施的跟进要视小区的整体销售状况,而这些后期工程的进度不是开发商所能决定的。
为了加快资金回收的速度,许多房地产宣传材料都有一定的“提前量”。例如,在广告里偷换概念,把正在征地拆迁说成已经“三通一平”;把刚刚主体完工说成是旺地旺销;把尚有大量空置的房屋说成是“热销空前”、“硕果仅存”……无论引入何种修饰手法,都是为了让购房者提前付款。
■陷阱之二:价格术语
起价、均价、限价、特惠价、清盘价,让你根本搞不清什么价。
“起价”缺乏科学性、代表性,它一般指该物业内楼层、朝向等最差而价位也最低的那套房,大多是不规则房,首层、顶层房甚至半地下房,许多房地产广告打出的起价给人一种最低的印象,以诱惑消费者,但若一打听很可能这个档次的早已售完了,只有更高价位的了。
“均价”也大同小异。还有的只打出“最高价”,也就是“限价”,但实际上与最低价相差无几,但以上相对低的价位在广告中却能起到吸引购房者注意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