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address 互联网地址: 参阅IP地址。
internet firewall 互联网防火墙: 置于一个组织内部网络与组织外部网络连接处的安全机构,防火墙限制对组织内的计算机和服务的访问。
internet referece model 互联网参考模型: 描述 TCP/IP协议组中协议概念的五层模型。
IP(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定义TCP/IP互联网上包的格式和路由包到它的目的地机制的协议。
IP address IP地址: 赋给使用TCP/IP协议计算机的32位地址。发送方在发送包之前必须知道目的地计算机的IP地址。
IP datagram lP数据报: 经过TCP/IP互联网发送的包的格式。每个数据报有一头部,用来标识发送方和接收方,然后是数据。
IPng(Internet protocol-the Next Generation) 下一代IP: 早期用来讨论接着IPv4之后的新协议的类族名。研究者建议几种可行的协议。参阅IPv6。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因特网协议第四版: 当前用于Internet的IP版本。IPv4使用32位地址。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 因特网协议第六版:由IETF推荐的作为IPv4后继的专门协议。IPV6使用128位地址。
I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 因特网包交换: Novell公司定义的协议族。IPX与IP无关。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电话公司定义的数字通信服务。许多专家认为低吞吐率使ISDN无吸引力。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因在数据网络历史上最早提出七层参考模型建议而广为人知的标准化组织。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服务供应商: 为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服务的商业机构。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国际电报电话通信联合会: 管理电话系统标准的组织。ITU也做少量网络技术的标准(如ATM)。
Java: SUN微系统公司定义的程序设计语言,用于活动WWW文档。Java程序被编译成字节码表示。在浏览器装入Java程序后,该程序在本地运行以控制显示。
javascript: 用于活动WWW文档的解释性语言。由于保持源代码形式,javascript程序能与文本一起集成在WWW页面中。
jitter: 指网络中不同延迟种数的术语。零jitter网络中传输每个包的时间应该相同,而有较高jitter的网络发送包应比其它的花费较长时间。Jitter在发送音频或视频时更重要.因为必须在合理时间间隔内到达。
LAN(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 使用覆盖较小地理区域设计技术的网络。例如,以太网是使用于单个大楼的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比广域网的传输延迟要小。参阅WAN。
layering model 分层模型: 用来解释一系列协议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框架。分层对协议设计者是有用的,且一旦实现,协议能够使用而不需要了解分层情况。
link-state 连接状态: 路由器计算到达每个目的地最佳路径的算法。路由器接收有关网络连接状态的倍息,并由它来计算最短路径。参阅Dijkstra的算法,SPF和矢量距离。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连接控制: IEEE LLC/SNAP头部的一部分,用于标识包的类型。整个头部是8个字节,LLC部分占用前面3个。参阅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