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网络安全 >> 网络基础知识 >> 正文

手机上网流量带来大烦恼 需打破垄断合理计费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8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 “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我国信息消费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政策不健全、行业壁垒高企、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为了给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为信息消费清障”系列报道。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普遍流行。然而,由于智能手机自身系统的漏洞,一些软件程序、手机病毒会在不知不觉间消耗用户的手机上网流量,让用户为此支付高额费用。日前,国务院将信息消费作为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流量消费如何公开透明、合情合理,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用户上网经常遭遇流量异常的障碍不及时扫清,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信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案例———

  流量被“偷”致停机

  8月4日,北京市民付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家里安装有WIFI无线上网,每次用手机时,都会自动连接WIFI。7月28日,付小姐用新买的手机下载学习软件,突然收到北京移动发来的短信提示,告知其上网状态切换成了移动GPRS,产生了移动流量费用,1MB的收费标准为10.04元。看到短信后,付小姐赶忙关闭了下载程序。然而,第二天她的手机就欠费停机了。后来,付小姐发现,7月28日当天,她使用的移动GPRS流量为13.7MB,产生的流量费用高达1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