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15190623/9787115190628 ·条形码:978711519062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附赠光盘1张)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附赠光盘1张)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15190623/9787115190628
·条形码:97871151906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内容简介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第4版课程的配套书面教材,此课程是4门新课程中的第1门,主要内容包括:通信和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OSI和TCP/IP模型介绍,应用层和传输层协议、服务,IP寻址、网络编址和路由基础,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介绍,以太网技术及其原理,网络设计和布线,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每章的最后还提供了复习题,附录中给出答案和解释。术语表中描述了有关网络的术语和缩写词。
作者简介 Mark A.Dye,是加兹登社区学院Bevill中心的技术和培训管理者,他也管理并任教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现在他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的全职评估人和课程开发人员。从1985年开始,Mark运营着一个私人技术咨询公司。Mark30多年的经历包括医疗设备工程师、野战勤务工程师、客服监督、网络工程师和教师。
Rick McDonald,在克奇坎的阿拉斯加东南大学教授计算机和网络课程。他开发了利用Web会议和NETLAB工具进行远距离实验培训的方法。Rick在任全职教师前曾工作于航空工业。他也曾在北卡罗莱纳州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授CCNA和CCNP课程,并是CCNA教师培训人员。
Antoon“Tony”w.Ruff是ECPI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副院长。他也在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讲授CCNA、CCNt、网络安全、无线LAN基础和IP电话课程。成为ECPI教师之前,他在美国空军工作了将近30年,致力于电子和计算机项目。
编辑推荐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是Cisco公司在全球范围推出的一个主要面向初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作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指定教材,适合准备参加CCNA认证考试的读者。另外《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网络基础知识》也适合各类网络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由Cisco讲师编写,旨在作为参考书供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以巩固课程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时间。另外,《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还包含CCENT7CCNA考试涉及的主题。《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的编排有助于使读者将重点放在重要概念上,从而成功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在每章开始部分以问题的形式概述本章的核心概念。关键术语:在每章开始部分提供本章所引用的网络术语列表。术语表:超过250条的全新术语参考。“检查你的理解”问题和答案:用每章后的问题来进行理解力测试。附录中的答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解释。挑战的问题和实践:利用与CCNA考试中相类似的复杂问题挑战自己。附录中的答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目录
第1章 生活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里 1
1.1 目标 1
1.2 关键术语 1
1.3 在以网络为中心的世界相互通信 2
1.3.1 网络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
1.3.2 当今最常用的几种通信工具 3
1.3.3 网络支撑着我们的学习方式 3
1.3.4 网络支撑着我们的工作方式 4
1.3.5 网络支撑着我们娱乐的方式 5
1.4 通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1.4.1 何为通信 6
1.4.2 通信质量 6
1.5 网络作为一个平台 6
1.5.1 通过网络通信 7
1.5.2 网络要素 7
1.5.3 融合网络 9
1.6 Internet的体系结构 10
1.6.1 网络体系结构 10
1.6.2 具备容错能力的网络体系结构 11
1.6.3 可扩展网络体系结构 13
1.6.4 提供服务质量 13
1.6.5 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15
1.7 网络趋势 16
1.7.1 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6
1.7.2 网络行业就业机会 17
1.8 总结 17
1.9 实验 18
1.10 检查你的理解 18
1.11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20
1.12 知识拓展 20
第2章 网络通信 21
2.1 目标 21
2.2 关键术语 21
2.3 通信的平台 22
2.3.1 通信要素 22
2.3.2 传送消息 23
2.3.3 网络的组成部分 23
2.3.4 终端设备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24
2.3.5 中间设备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24
2.3.6 网络介质 25
2.4 局域网、广域网和网际网络 26
2.4.1 局域网 26
2.4.2 广域网 26
2.4.3 Internet:由多个网络组成的网络 26
2.4.4 网络表示方式 27
2.5 协议 28
2.5.1 用于规范通信的规则 28
2.5.2 网络协议 29
2.5.3 协议族和行业标准 29
2.5.4 协议的交互 29
2.5.5 技术无关协议 30
2.6 使用分层模型 30
2.6.1 使用分层模型的优点 30
2.6.2 协议和参考模型 31
2.6.3 TCP/IP模型 31
2.6.4 通信的过程 32
2.6.5 协议数据单元和封装 32
2.6.6 发送和接收过程 33
2.6.7 OSI模型 33
2.6.8 比较OSI模型与TCP/IP模型 34
2.7 网络编址 35
2.7.1 网络中的编址 35
2.7.2 数据送达终端设备 35
2.7.3 通过网际网络获得数据 35
2.7.4 数据到达正确的应用程序 36
2.8 总结 37
2.9 实验 37
2.10 检查你的理解 37
2.11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39
2.12 知识拓展 39
第3章 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41
3.1 目标 41
3.2 关键术语 41
3.3 应用程序:网络间的接口 42
3.3.1 OSI模型及TCP/IP模型 42
3.3.2 应用层软件 44
3.3.3 用户应用程序、服务以及应用层协议 45
3.3.4 应用层协议功能 45
3.4 准备应用程序和服务 46
3.4.1 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46
3.4.2 服务器 46
3.4.3 应用层服务及协议 47
3.4.4 点对点网络及应用程序 48
3.5 应用层协议及服务实例 49
3.5.1 DNS服务及协议 50
3.5.2 WWW服务及HTTP 53
3.5.3 电子邮件服务及SMTP/POP协议 54
3.5.4 电子邮件服务器进程——MTA及MDA 55
3.5.5 FTP 56
3.5.6 DHCP 57
3.5.7 文件共享服务及SMB协议 58
3.5.8 P2P服务和Gnutella协议 59
3.5.9 Telnet服务及协议 60
3.6 总结 61
3.7 实验 61
3.8 检查你的理解 62
3.9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63
3.10 知识拓展 64
第4章 OSI传输层 65
4.1 目标 65
4.2 关键术语 65
4.3 传输层的作用 66
4.3.1 传输层的用途 66
4.3.2 支持可靠通信 69
4.3.3 TCP和UDP 70
4.3.4 端口寻址 71
4.3.5 分段和重组:分治法 74
4.4 TCP:可靠通信 75
4.4.1 创建可靠会话 75
4.4.2 TCP服务器进程 76
4.4.3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76
4.4.4 三次握手 76
4.4.5 TCP会话终止 78
4.4.6 TCP窗口确认 79
4.4.7 TCP重传 80
4.4.8 TCP拥塞控制:将可能丢失的数据段降到最少 80
4.5 UDP协议:低开销通信 81
4.5.1 UDP:低开销与可靠性对比 81
4.5.2 UDP数据报重组 82
4.5.3 UDP服务器进程与请求 82
4.5.4 UDP客户端进程 82
4.6 总结 83
4.7 实验 84
4.8 检查你的理解 84
4.9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86
4.10 知识拓展 86
第5章 OSI网络层 87
5.1 学习目标 87
5.2 关键术语 87
5.3 IPv4地址 88
5.3.1 网络层:从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88
5.3.2 IPv4:网络层协议的例子 90
5.3.3 IPv4数据包:封装传输层PDU 92
5.3.4 IPv4数据包头 92
5.4 网络:将主机分组 93
5.4.1 建立通用分组 93
5.4.2 为何将主机划分为网络? 95
5.4.3 从网络划分网络 97
5.5 路由:数据包如何被处理 98
5.5.1 设备参数:支持网络外部通信 98
5.5.2 IP数据包:端到端传送数据 98
5.5.3 网关:网络的出口 99
5.5.4 路由:通往网络的路径 100
5.5.5 目的网络 102
5.5.6 下一跳:数据包下一步去哪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