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小宽带商打出“地摊价”忽悠人后,假宽带事件又引发人们关注,一些小宽带商标出的价格极其低廉,但却总是“缺斤短两”。有些小宽带商甚至宣称其速率也能达到20M,甚至100M,现实是,“假宽带”现象依旧,不正当竞争日趋严重。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相关报道。
央视曝光“假宽带真相”已过去半年
“联通、歌华、方正、京信……办理宽带入网业务的公司就像网络升级的速度一样快地发展起来。在很多小区门口,一张桌子、一块牌子,办理宽带入户的推销人员,和房屋中介一起,形成社区一道风景”,这是近日媒体报道中对一些宽带竞争乱相的描述。
竞争并非坏事,但一些小宽带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此前的去年10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曾曝光了“假宽带真相”,揭露目前国内宽带服务市场的带宽不达标现象,节目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很多人真正开始审视自己身边的网速。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假宽带”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或者退一步说是否有所改善?实际上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宽带的“短斤缺两”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相当数量的小宽带商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远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