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籽麻丢西瓜:为了捡价格便宜付出的惨痛代价
单位配电脑,并非不要讲究性能,而是在稳定的基础上兼顾性能。长期以来,我养成了这 样的思维,有时需要性能优先时就容易犯错。
有一次,有部门要配电脑,感觉有了把自己的台式机换成笔记本电脑的机会,办法是:将我的台式机给这个部门用,自己换一台笔记本电脑使用。理由也想好了:可以随身携带,有时出门,带着它也能远程解决一些问题;工作站有电脑出故障,可暂时代用。老板爽快地答应, 我就寻思买什么样的笔记本电脑。
也怪那个要电脑的部门催得太急,而我要把电脑给他用,很多东西要备份出来,很耗时。 等抽出一点时间,仓促看了看联想的几款电脑,选择了CPU为i3 380的一款。中午出去看电 脑,首先路过戴尔专卖店。按照自己能接受的性能和让老板不感觉太贵的价格筛选下来,没有合意的;又去联想店,仔细看了一遍,他们不卖我想要的那款;订货价也比网上高不少, 而且要两天后才到货。想到耳边那个催促的声音,决定放弃预先的选择,另选其他。看过一遍,竟对一款联想B575感兴趣。这台笔记本电脑正促销,15.6寸宽屏,价格恰好在心理价 位,硬盘500G,内存可升级到4GB,仅看这两项,推测性能应该不错。CPU问了下,是AMD 晟新的APU产品-E350。对于这款CPU,自己还是比较陌生。听店员介绍说,比我想要 的i3 380好多了,竟然也信了。用任务管理器查看CPU的占用,几款电脑都差不多,于是最 终决定要这台B575,谈判价格3800元,店员很不乐意的样子。
电脑买回来用了两天,感觉这台电脑性能欠缺。查了CPU的资料,竟然是为上网本设计的 产品,因为性能不错,被联想用在了笔记本电脑上!就这一点,差点把我气晕。这才叫“终日打雁被雁啄了眼”了。打电话过去要换,已不可能,只能愤然。好在有大内存、可切换显卡、 指纹识别几个亮点,安装Windows 7运行还算流畅,办公够用,也就罢了。
但从此对“CPU决定电脑性能”的观点更加深信。想以往配机,CPU的选配都比较随便, 这回算是吃亏了,也是习惯使然。其实理性一点很容易推断:为什么CPU不同型号的差价那么 大,为何贵的两千元以外,便宜的才两百多元?其中还不是技术和性能的不同。平日不习惯大方花钱,还想追求高性能,也就是缘木求鱼之喻了。
写到这里想起一点:配电脑的朋友,如果想配一套高性能的发烧电脑,记得别请网管,他也许可以保证你的系统不出问题,却可能会让你的电脑性能表现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