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消息,瑞星公司研发负责人、安全专家刘刚表示,目前严峻的互联网安全形势的根源是病毒产业的互联网化,90%以上的病毒是通过网页挂马方式传播的。
刘刚指出节日期间,人们身心都很放松,导致对与电脑的安全防范意识下降,另一方面,很多用户没有一个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这些都成为节日期间病毒频发的原因。
刘刚建议用户定期给系统和第三方软件打补丁;给操作系统的管理员设置复杂的管理员密码,并关闭来宾账户;不浏览不良网站、不随意下载安装可疑插件;安装并及时升级杀毒软件。
刘刚是在接受腾讯科技特别策划《新春献礼四:节日期间如何防范网络病毒》专访时,做出上述表示的。(文/孟鸿)
以下是腾讯科技专访刘刚的实录:
腾讯科技:
请您给我们介绍下历次节日病毒高峰的情况,以及节日期间病毒发作传播的性特征。
刘刚:
节日病毒,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大的时间段,2004年之前,很多病毒是通过读取系统日期来发作的,比如CIH病毒是每年4月1日发作,这些病毒选取的日期,往往具有纪念性意义,也就是所谓的节日。
而自从2004年5月的“震荡波病毒之后,这种传统的节日性病毒已经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迎合网民心理的挂马网站。如过年的时候,人们会通过网络购买年货、玩网游等,挂马网站就会冒充这一类人们喜欢的热门网站,完成对用户电脑的侵入。
关于传统节日病毒:这类病毒往往会通过一些充满感情色彩的问候语作为邮件标题,只不过平时大家的警惕性较高,遇到不熟悉的邮件会删除,而在节假日期间用户在这方面的警惕性就会下降,于是此时病毒也更易被传播,使用户产生了一到节日就有病毒的假象。当然,也有少数的病毒就是以节假日为爆发日的,如“圣诞节病毒、“情人节病毒等,它们也具有相当大的破坏力。
另外在节假日期间,大家一般都不在工作岗位上,忽略了对信息安全的监管,而且那些必须运转的设备和网络大多处在自动运行状态,所以这个时间段最容易被病毒制造者和黑客们所利用。如“2003蠕虫王、“杀手13等都是在周末爆发并大面积传播。
2001年“五一“长假,“爱虫病毒肆虐全球2001年5月4日,正当中国人民沉浸在五一长假的轻松自在,尽享休闲欢乐之时,欧洲和亚洲其它地区的许多电脑用户都遭到了一名为“我爱你病毒的致命袭击,该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所有的受害者都会收到一封主题为“ILoveYou的电子邮件,如果有用户经不住诱惑阅读情书,很不幸的是,您的电脑已经“中毒而亡了。
该病毒破坏程度之深,传播速度之快(应该说这要归功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影响范围之广,杀伤力之强创下了几个全球之最,令去年的“美丽沙病毒自叹不如。据后来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大约有280万台以上的个人电脑被“爱虫病毒感染,经济损失高达 10亿美元(比较保守的数字)。中国的许多电脑用户正值五一假期,受到的影响不是太深,但一旦中毒,必“死无疑。
“母亲节到来,“爱虫变种来添乱由“爱虫病毒引起的惊恐还末散去,“爱虫的一类变种病毒让电脑用户再次提心吊胆。这种病毒诱导使用者进行母亲节礼品采购,让人不易察觉,而且危险性更大,比原始病毒(“爱虫病毒)对电脑系统造成更为永久的伤害。
圣诞节,最怕收到“病毒礼物两种欲借圣诞节肆虐一番的“圣诞节病毒就不期而至,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虽末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但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这种电子邮件附件中名为“Navidad(西班牙语意为“圣诞节)的电脑病毒具备变色龙一样的伪装术,在用户的电脑中表面上是一段音乐“圣诞曲,但却暗藏杀机,它会通过使用者的电子邮件传给所有在通讯录上的亲朋好友,将病毒快速散布。
现在的节日挂马病毒:现在的挂马网站已经很能跟上潮流,如12月底,一个名为“全国列车时刻表查询的挂马网站,就侵袭了34万网民。1月21日,瑞星“云安全系统发现,“票务中国网站被植入木马。
这些例子,都是因为节日期间,某些类型的网站引来大量人流,黑客看准了这个机会,通过挂马网站和钓鱼网站的手段传播木马病毒。这些病毒通常会导致系统的运行异常,更多的是具有盗号功能的木马病毒,使用户的经济利益受损,或者个人隐私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