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万盛学电脑网 >> 电脑基础 >> 电脑入门 >> 正文

计算机网络_学习笔记概述 电脑技术吧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6-22

作者:hcbbt

计算机网络_学习笔记概述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
 
2、网络、互联网以及因特网
 
(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2)互联网:将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因而也是“网络的网络”。
 
(3)因特网(Internet):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主机(host)是指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综上: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结构的因特网
 
4、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internet: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5、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 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非RFC文档),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5、因特网的组成:
 
     (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1)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7、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8、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 释放连接。在通话时,两用户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而由于绝大部分时间线路是空闲的,所以线路的传输速率往往很低。
 
9、分组交换:
 
     ① 报文(message):要发送的整块数据。
 
     ② 首部(header):由必要地控制信息组成。
 
     ③ 分组(packet):首部,又称包+数据段(由报文划分而来)。    
 
     ④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即收到分组——储存分组——查找路由(路由选择协议)——转发分组。
 
     ⑤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时延、开销。
 
10、不同范围的网络
 
     (1)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2)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3)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4)个人区域网 PAN(Personal Area Network)
 
11、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